9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舉行首次路演,一時間路演視頻在微博、微信不斷刷屏。視頻中有一個片段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在川藏地區一個小縣城,農戶依靠淘寶平臺賣產品,他們希望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
這個秋天,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轟動全球。阿里巴巴上市的敲響人并不是阿里公司的人,而是八個阿里巴巴平臺的用戶。據了解,敲鐘人中有一位是來自美國的農場主皮特·維爾布魯格,他有自己的果園,收獲的水果通過天貓賣到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
農產品元素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全國關注的“三農”問題,是否能借助電商的模式探索出解決之道?鼓勵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創業,創建現代化、信息化農村經濟,是否能真正激活農村的經濟潛力?
事實上,新時代的農村青年,他們在外務工積累了一定經驗和資金,也有著現在商務頭腦,懂一些電子商務技術,回鄉創業將是不錯的選擇。農村缺乏的并不是資源,而是人才,人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隨著信息設備的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將在農村普及。選擇農產品電子商務是許多回鄉創業的年輕人的選擇,相信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更是激勵了大家的信心。而農村做電商會遇到許多問題,如選擇什么樣的平臺?怎么進行產品推廣?物流怎么配送?細到產品頁面設計制作、產品照片拍攝、推廣文案撰寫,這些都是農產品電商必須具備的技能。農村廣大天地的確是需要有學識、懂技術的年輕人。
解放中國7億農民的勞動力,電子商務將帶動農民致富將成為新的農村商業模式。現在有利年輕人回鄉創業的優勢有幾點:1、政府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在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持,重視農業科技發展;2、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群體能從實際出發,看準農村創業的空間;3、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人們對綠色食品要求越來越高,農產品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4、農業方面的電子商務企業逐漸專業化,電商專家走近農村,對農戶進行培訓,農業電商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