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這桃子比別人家的早半月上市,8塊錢一斤不倒價。”近日,江蘇省泗陽縣種桃大戶黃巖舉著手機說:“多虧縣里‘桃果群’,幫俺種出了這么好的桃子。”
黃巖所說的“桃果群”,全名是“泗陽縣桃果產業微信交流群”。桃果群里也能種出優質桃果?這多少讓人感到新奇。
據泗陽縣副縣長沈志軍介紹,這個群建于去年5月份,共有180多人,群成員除了來自16個鄉鎮的果農外,還有一些桃果方面的技術“大腕”。談到建群初衷,沈志軍說,近年來,泗陽縣大力推動精品桃果產業發展,先后引種油桃、蜜桃、黃桃等三大類桃果40余個名特優品種,全縣生態桃樹種植規模超4萬畝,年產優質桃果2000萬公斤。為了盡快實現“10萬畝生態桃果基地、10家生態桃果加工企業、百億級產值”的“雙十百億”富民目標,由縣農委牽頭建立了“泗陽縣桃果產業交流群”,旨在為果農和專家搭建一個技術咨詢社交平臺。
黃巖說:“加了桃果群,專家就在身邊,果農遇到難題,指尖就能交流,根本不用跑路。”
桃果群作用真如說的那么“神”嗎?翻開群聊天記錄,群里真的很熱鬧,話題都是圍繞如何種好“生態桃子”而開展,有專家發布生態種植技術,果農咨詢生態種植難題,能人傳授生態種植經驗,聊天記錄不時被刷新……
“俺之前覺得會種就行,能長出桃子就行,進了這個群之后,看了專家的講課,俺的想法變了,采用防蟲網、粘蟲板、蜜蜂授粉和施用有機肥等技術,長出的桃子生態好吃價格高。”黃巖說。
桃果群為果農種植生態桃提供絕佳的互動平臺,他們除了用文字、語音與專家交流,還把桃樹的葉子、果實、蟲卵、害蟲等拍成圖片視頻發在群里向專家咨詢。專家總是有求必應,耐心講解生態種桃技術。
史集街道王建把一群蟲卵發到群里@所有人并詢問這是什么蟲卵,沈志軍見了立即回復他說這些都是瓢蟲的卵,并安慰他瓢蟲是益蟲不用擔心。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不僅在群里教給果農技術,還經常到桃樹地現場指導。在張家圩鎮顏金平果樹地里,綠肥苕子已經長有一尺多高。顏金平說,俺的桃樹不肯長,專家韓天親自跑到俺地里察看,告訴俺地里有堿,必須種植綠肥改良堿性,走生態種桃的路子。
“桃果群”既說“種”,也講“賣”。前幾天,農委副主任莊進濤在群里發布了一則信息,中國園藝學會將于7月中旬舉辦“新沂杯”賽桃會,號召果農參賽,果農看到信息后紛紛留言報名,表示機會難得不想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