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第一架自主研發植保無人機“飛龍號”在曲靖市會澤縣海拔3500米的大海草山上成功首航。這架首次采用油電混合驅動的植保無人機載重75公斤,可連續作業5小時,每小時作業可達110畝到120畝,效率是人工的60至80倍,今后將廣泛應用于云南高原特色農業。
云南地形錯綜復雜,高原、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積的94%,全省農作物種類較多,以水稻、玉米、小麥和薯類為主,其中大部分屬于連片作物,適宜無人機植保作業。由于無人機植保作業強度高,防治效果好,噴灑農藥時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氣流對農作物的穿透性,減少農藥損失,可同時代替上百人的勞動力,采用噴霧噴灑方式可以節約50%的農藥使用量,節約90%的用水量。
近年來,云南省始終把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品牌,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作為重中之重,為加快轉變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現代科技農業發展理念,面對山地較多,地形多樣的現實,云南積極發展農用無人機植保科技產業,助力推進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