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過程中,巨野縣農機部門以落實購機補貼政策為抓手,以集約化經營為載體,積極扶持引導農民土地向農機合作社流轉,實現了農民和農機合作社的“雙贏”。
近年來,隨著巨野縣外出務工、經商的人員日益增多,部分村莊出現了農田拋荒現象。針對這一現狀,縣農機部門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土地流轉,通過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既推進了土地規?;洜I,又推動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土地流轉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以出租形式流轉土地,統一經營。合作社采取支付承包戶土地流轉費的形式承包土地,土地流轉期一般為5-10年,流轉費每畝800--1000元不等。二是土地入股,年終實行分紅。合作社采取“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品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收獲、按地分成”的“六統一分”形式,實行集約化生產、規?;洜I。目前,全縣1900多戶農機戶及90家農機合作社承包經營土地近20萬畝,其中,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承包租種土地達10萬畝。
為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縣農機部門加強與各級黨委政府的協調與溝通,鼓勵幫助全縣農機合作社積極開展土地流轉業務。一是組織社員深入到鄉村農戶,宣傳講解土地流轉的好處;農戶可以節約勞動力,外出打工掙更多的錢;合作社承包或租賃耕地,實行規模作業、科學種田,增產增收。二是與各鎮區(辦)商討土地流轉規劃,聯系流轉地塊,并與農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農機合作社流轉耕地,使農民從農田里“跳”出來,專心到外地打工,實現了農機合作社增收、農民受益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