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河南省雜交小麥研究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

   日期:2017-07-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5    評論:0    

  小麥是世界上唯一尚未開發利用雜交優勢的重要糧食作物,這一空白正在被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填補。7月3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由河南科技學院承擔的省重大科技專項“強優勢BNS型雜交小麥組配與規模化高效制種技術研究”已經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該項目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將極大推進我省雜交小麥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有助于我國搶占世界小麥種業競爭的制高點。

  像雜交水稻、雜交玉米一樣,雜交小麥被認為是實現小麥大幅增產的重要途徑,也是國際上現代種業競爭的焦點之一。進入21世紀后,我國二系雜交小麥研究取得連續進展,但成果的適用區域有限。黃淮麥區占我國小麥產區面積近6成、產量超六成,急需可利用的不育系及雜交小麥品種類型。

  “BN指的是百農,S指的是不育系,BNS指的就是由百農系列培育出的低溫敏感型不育系小麥新材料。”項目主持人、河南科技學院小麥中心主任、省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茹振鋼教授告訴記者,1997年,他發現了溫敏雄性不育材料BNY,經過連續7年的改造,于2004年培育出具有“不育徹底、轉換徹底、恢復徹底”穩定育性特征、農藝性狀符合黃淮麥區要求的BNS。

  2005年起,河南科技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組織全國多家研究單位開展聯合攻關,發現BNS的適用范圍覆蓋了黃淮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和西南麥區,實用價值非常高。

  2012年,該成果獲批省重大科技專項。通過項目實施,在BNS型雜交小麥優異親本創育、強優勢組合配制和規模化高效制種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主要成果有:構建了BNS型雜交小麥防雜保純體系,使雜交小麥制種純度達99.99%以上,為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構建了雜交小麥親本指紋圖譜,可用于檢測雜交種純度;選育出新恢復系16個、不育系8個,創制強優勢組合3個,可滿足不同麥區的親本需求。

  “本項目的主要創新點,在于實現了BNS型雜交小麥不育系和恢復系創新,雜交小麥品種創新和BNS型雜交小麥種子純度保障技術創新。”茹振鋼介紹說,我省對BNS型二系雜交小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對于大幅度提高我省小麥綜合生產能力、搶占高技術種業制高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修武,新型雜交小麥畝產最高達到898公斤;在濟源、新鄉,大面積種植畝產保持在830——850公斤。”茹振鋼估算,新型雜交小麥如果能在國內全面推廣,相當于新增加了一個河南麥區的產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