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文水縣北張鄉西宜亭村看到,該村種植的600畝西蘭花田成方,壟成行,長勢十分喜人,第一茬已經成熟,種植戶正在進行采收,第二茬業開始了田間管理。這600畝地是文水縣瑞馳景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種植基地之一。
近年來,文水縣發揮農業大縣的優勢,大力扶持帶動效應突出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瑞馳景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政府扶持下發展起來的一家“年輕”的本地農業企業。該公司是建立了有出口備案的有機蔬菜種植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呂梁帶動周邊農戶標準化種植出口蔬菜10000畝以上,達到年出口蔬菜10萬噸,形成帶動農戶致富的新格局。公司實行標準化種植,使出口標準的正品率達到85%以上,種植的西蘭花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我省唯一出口西蘭花種植基地、呂梁最大的保鮮蔬菜出口備案基地及最大的有機肥生產企業。
公司生產的優質果蔬產品通過四年多的出口銷售,在東南亞地區,特別是在香港得到了市場高度的認可。今年5月8日,瑞馳景田公司與香港恒熙農產有限公司、北京漢能薄膜發電系統集成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的“供港澳果蔬基地項目”和“千棟日光溫室大棚太陽能發電項目”在文水簽約。其中,“供港澳果蔬基地項目”投資2億元,流轉土地3060畝,將建設1000棟蔬菜種植溫室、1000畝露地種植基地,20棟育苗溫室,并配套供電系統、水利系統及灌溉設施。在六月初開始供應香港市場,每天供應量約為10噸,正常年產17000噸成品保鮮蔬菜。項目實施后,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帶動農戶約1000戶,拉動“123產業”融合,除帶動農戶通過蔬菜種植實現增收外,還可拉動包裝、物流、加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培養大批的新型職業農民真正走向現代化農業,為新能源、高科技農業開創了全新經營模式。
在這種背景下,今年,文水縣通過與山西瑞馳景田公司合作,大力發展西蘭花種植,改變農村種植結構單一問題,積極引導農民流轉土地,為當地農民增收開辟致富新路子。項目部負責人王翠萍介紹:目前,公司在全縣發展了2000多畝的蔬菜種植基地,基本上分布在西城鄉、北張鄉、下曲鎮,主要是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推廣,目前已經發展出大概13戶種植大戶,還有很多的專業采收工人、專業加工工人,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一大批職業農民,而且公司通過兩個合作社幫扶著98戶貧困戶。
西宜亭村是公司的種植基地之一。該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全村531戶1650人,有耕地面積1535畝,長期以來,農民以玉米種植為主,種植結構單一,經濟收入薄弱,針對這種情況,縣鄉黨委政府積極支持山西瑞馳景田公司與村兩委溝通協商,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引進西蘭花種植項目,帶動全村及周邊村莊農民增收致富。西宜亭村委主任孟家安說: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從去年就開始著手與瑞馳景田合作,給全村引進西蘭花種植,解決剩余勞動能力,引導農民增收致富,今年收成可以,效益也可以。
村民孟鼠生家里種著2畝土地,今年在村委的引導下將自己的土地成功流轉為西蘭花種植基地,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種的是玉米,一年下來收成好的話賺六、七百元,自從引進西蘭花,把地承包出去,一畝地就能收入600元,我們也能到這里打工,一天下來也能賺100多元,可以兩頭賺,日子比以前更好了。在西宜亭村,像孟鼠生這樣的農戶有230戶,大家一改單一的玉米種植模式,在土地上下功夫做文章。村民寧大姐告訴筆者:西蘭花一年可以種植兩茬,這樣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對于她來說,從3月份開始到11月份,一直在這里都可以打工,還能領到現金,不出村就能賺到錢,這是多么好的事情。
作為農業產業龍頭企業,下一步他們繼續圍繞“供港澳果蔬基地項目”和“千棟日光溫室大棚太陽能發電項目”的落地,流轉土地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吸納更多貧困戶就業,通過產業帶動為全縣乃至全市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