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小雨,在嘉魚縣陸溪鎮藕塘村乾瑞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黑斑蛙養殖基地,合作社負責人張勝正身披雨衣,手拎飼料桶,正在喂食黑斑蛙。
“每斤黑斑蛙銷售價為30多元,主要銷往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銷售市場是供不應求。”張勝笑著說,現在,合作社已成功擴大養殖面積至100畝,養有黑斑蛙1000多萬只,去年產值近500萬元。
為什么黑斑蛙供不應求?張勝說有兩個原因,一是全國黑斑蛙養殖的人較少,物以稀為貴;二是嘉魚的優良水土環境養出來的蛙都是品質上乘,中間商都不挑,就直接運走了。
今年36歲的張勝,在十多年前便非常看好特種養殖市場,一直沉下心來搞特種養殖。幾年前,他嘗試過養蛇,經濟效益非常不錯。嘗到甜頭后,他又開始關注蛙類養殖。張勝對家鄉的環境和資源比較熟悉,再加上敢闖敢做的性格,促使他在不斷摸索中成為全村致富的領頭人。
2015年年初,張勝先后去往廣州、浙江等十多個地方,對市場進行全面考查。他發現,黑斑蛙養殖市場前景非常好,不僅價格高,而且在當地幾乎沒有競爭者。隨后,張勝找到一家外地養殖場,學習黑斑蛙養殖技術。
從外地回來之后,張勝便在當地村里流轉了30多畝農田,開始試養黑斑蛙,從繁殖、孵化、馴養到投喂,他都親力親為。熟練掌握養殖技術后,他迅速將養殖規模擴大到100畝。
張勝還建立了一套養殖管理制度:水質、土壤抽查調整為一月一次;固定喂養量,并定期進行巡查,記錄巡查結果;用藥謹慎,減少殘留。
“我的計劃是帶動村里更多的人養黑斑蛙,再將藕塘村發展成全省及至全國的黑斑蛙養殖場。”張勝說,他打算在基地旁邊建立農家樂,讓更多城里人來這里看蛙、喂蛙、嘗蛙;待養殖面積擴大到2000畝以上后,嘗試進行深加工銷售。
張勝心語:成功沒有秘訣,拼的就是細心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