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娃娃菜的成菜率高、體型好,特別適合我們這里大面積推廣種植……”近日,在臨澤縣蓼泉鎮寨子村舉辦的全鎮“看菜選種”蔬菜新品種展示交流會上,各蔬菜種植大戶、農民經紀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對展出的新品種蔬菜一一分析評鑒,為菜農選擇優質品種提供參考。
“我們開展新品種展示交流,為群眾推廣適宜本地種植的甘藍、西蘭花等蔬菜新品種,讓種植大戶之間加強經驗交流,提升全鎮蔬菜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蓼泉鎮副鎮長楊嬌介紹說。
近年來,臨澤縣蓼泉鎮持之以恒引導、扶持廣大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1.93萬畝。隨著娃娃菜、松花菜等一批批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市場,蔬菜產業也成為該鎮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然而,隨著蔬菜種植規模增大,風險也日益增加,受氣候不穩定、市場價格波動大、銷售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蔬菜品質低、效益下滑成為制約全鎮蔬菜產業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難題,該鎮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引導蔬菜種植大戶、產業帶頭人、專業合作社創辦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促進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在這一政策扶持下,2016年年底,臨澤縣蓼泉鎮佳鑫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建英聯合縣內隴源春、金田園、翠盛園、新添村等4個蔬菜專業合作社組建成立了蓼泉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涉及農戶100余戶,種植面積達600余畝,與張掖市祁連山綠寶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700畝蔬菜收購訂單合同,通過規模化訂單種植,提升了蔬菜質量,拓寬了銷售渠道,提高了種植效益。
“以前大家各種各的菜,各跑各的市場,菜質量上不去,還賣不上好價錢。現在我們成立聯合社,大家抱團發展,通過有機肥種植,生物防治管理,提高了蔬菜品質和效益。這不,聯合社的頭茬拱棚蔬菜剛賣完,每畝地收益都在6000元以上。”談起成立聯合社的好處,蓼泉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杜建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每茬菜熟的時候最愁的就是銷路,今年我加入了蔬菜合作社聯合社,在聯合社的指導下,菜品好,還不愁銷路,我的300畝地光頭茬菜就收入了120萬元呢。”蓼泉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社員、新添村村民段兆軍說。
蓼泉鎮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按照綠色有機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試驗推廣,努力創建綠色優質蔬菜品牌,促進蔬菜產業提質增效。
蓼泉鎮的發展模式只是臨澤縣做強蔬菜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一個縮影。該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建設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壯大蔬菜產業規模為基礎,加大政策扶持、項目引導和示范帶動,通過優化區域布局、加強質量監管、完善流通設施,全力推進蔬菜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品牌化發展。今年,全縣新建以鋼架拱棚為主的設施農業示范點15個,新建鋼架拱棚1966座,引進試驗示范蔬菜新品種125個,新技術15項,新產品10種,帶動全縣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7.6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