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5日,煙臺市小麥收獲173萬畝,占應收面積90%,機收率99.7%;玉米播種47.3萬畝,占計劃種植面積22.4%,機播率91.3%;秸稈還田166.8萬畝,占機械收獲面積96.5%;累計上陣小麥收獲機械5169臺,累計上陣播種機械1.3萬臺;檢修各類機具10萬余臺,培訓農機手2000多人。
各級農業機械管理部門高度重視三夏農機化生產,以推進全程機械化項目任務和技術推廣為抓手,努力打造一流管理、服務和保障平臺建設,強化農機化生產組織程度,確保豐產豐收,顆粒歸倉。依托農機通、農機化生產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等媒介,為機手免費提供農機作業市場信息和氣象信息等服務,充分利用小麥成熟的時間差,做好小麥跨區機收的接機派機引導、作業供需協調等工作,引導機車合理流動,千方百計加快收獲進度。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經營主體的組織優勢、裝備優勢和示范帶動優勢,大力推行小麥機收和玉米機播跨區作業,提高機械利用率和機手作業效益。大力推行小麥聯合收獲、秸稈還田、土地深松、玉米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規范實施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土地深松和病蟲草害防治等配套的保護性耕作核心技術,確保小麥及時收獲、秸稈合理利用、玉米適期播種。強化安全生產和“虎口奪糧”意識,認真做好可能出現的雨情、汛情和重特大農機安全事故等各種緊急情況的準備,完善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應急預案,公布熱線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