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筆者在新疆巴州博湖縣塔溫覺肯金蟾毛驢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看到,由水泥樁隔成的柵欄里300多頭毛驢膘肥體壯,有的揚蹄撒歡、有的悠閑吃草、有的臥地歇息……,頭頭憨態可掬。
據魏子紅介紹,合作社從2013年成立以來,經過近4年的打拼,入社社員已達到20戶,毛驢已發展到310余頭,占地面積達到300畝,生產的新鮮驢奶十分俏銷,力爭3年-5年,飼養存欄量達到1000頭左右,在當地建立驢奶、驢肉產品深加工廠,打造特色產業鏈,做到養殖、育肥、疫病防治技術指導及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讓周邊的群眾都靠賣驢奶及驢制品富起來。
如今的魏子紅已經成為該縣域內外遠近聞名的毛驢養殖能人。他扳著指頭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每頭母驢三年可產二胎,驢仔經過四個月左右的飼養,就可以賣上3000-4000元不等,乳期的母毛驢可產驢奶6個月左右,每頭母驢每天能產鮮驢奶1公斤左右,按市場價每公斤100元計算,除去全部成本每天僅靠賣驢奶就凈賺50塊錢,僅生產一頭小驢就可以收入7000元左右,不僅有很大的銷售空間,也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博湖縣畜牧獸醫局局長蒲元席介紹:“肉驢養殖效益可觀,疫病風險小,耐粗飼,飼料成本低,而且繁殖快,生長期比牛、馬等要短,一般為1.5年。一頭驢的飼草成本每年大約為每頭500元,成年驢的價格在8000元左右,投資8000元購入一頭母驢,經過產驢仔、賣驢奶,一年可獲得7000元的收益,這樣的收益,無論對農牧民還是大規模養殖者來說,經濟效益都是相當可觀的,養驢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發財致富路。”
據了解,養殖毛驢飼料來源廣泛,即使牧草不足,也可充分利用秸稈、糧食下腳料等作飼料,驢肉細嫩味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的美稱,頗受消費者青睞,驢皮用途廣泛,是中藥業、輕工業生產的原料,一直供不應求,驢奶含有人體所需的鐵和維生素B、C等營養成分,堪和人奶媲美,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防病等功效。此外,毛驢飼養簡單,適應性好,抗病力強易管理、成本低,效益好,放牧及圈養均可,很適合農牧民飼養。
博湖縣是一個傳統的農牧結合縣,近年來,該縣農牧民積極依托黨和國家的惠農強農政策、農副產品和草場資源優勢,充分結合農村具體實際,積極探索、創新思路,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著力點,把發展特色養殖業作為打開百姓致富大門的“金鑰匙”。2017年博湖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拿出138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畜牧業發展、農民合作社、林業、漁業等方面進行資金補助,其中該縣下撥400萬元助力肉驢養殖,對新引進能繁母驢,每頭補助1000元,對新引進種公驢,每頭補助2000元,采取一次性直補方式,有效推進特色養殖業在該縣蓬勃發展,闖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新的增收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