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一些高山地區,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地方,雖然寒冷,海拔高,但卻是種植藥材的好地方,這些高山地區,是種植藥材的天然好地方,藥材的銷售讓這些地方愛好藥材的有心人挖上了“金娃娃”。
有這樣的一對夫妻,他們就是來自高山地區,專門種植、銷售藥材。他叫曾文,今年44歲,家住湖北省恩施市紅土鄉漆樹坪村,夫妻倆25年來種植、倒賣藥材,還成立了曾市林藥專業合作社,生意暢銷,讓人羨慕!
老曾介紹,目前,他流轉土地,發展基地,種植有1000多畝藥材,種植的品種也多,如目前價值很高的竹節人參、白附子、云木香、杜仲、野油菜、七葉一枝花、天麻、川烏、獨活、大黃等藥材。
曾文的合作社帶動了貧困戶30多戶,有53戶社員家里種植了各種藥材,光村民家里的藥材就有200多畝,大戶有20多畝藥材。老曾的基地常年請工貧困戶有30多個,部分村民就業也有了保障。
曾文做了25年的藥材生意,藥材銷售十分搶手,藥品銷售到河北、安徽亳州、河南等地,一些藥廠也搶著和他簽訂了合作供貨的合同。
雖然是偏遠的小山村,但老曾的銷售量讓人驚喜,他一年川烏要銷售800噸,白附子要銷售70萬斤,貝母20多噸,他的藥材每年的銷售上百噸,銷售額200多萬。
曾文投入了40多萬,效益明顯,很多老百姓種植藥材,銷售給他,也嘗到了甜頭。老曾出藥材種子、技術,給大家做藥材技術指導,藥材進行回收,村民沒有風險,很放心,積極性很高!
老曾是一個做事很細心的人,做事牢靠,他種的藥材品種很多,有10多個,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每年藥材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我們這邊是高山地區,我的想法就是讓更多的村民種上藥材,我來指導他們,他們只管種,其他的事情交給我,我們大家一起賺錢!”老曾夫妻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