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鎮位于建德市北部,地處杭州—千島湖—黃山黃金旅游線中段,在這里不但有著建德最早的鐵皮石斛基地,也有著從畜禽“養殖大戶”成功轉型的鐵皮石斛“種植大戶”。六月,石斛花開,當地的老百姓除了大飽眼福外,自然也不會放棄口腹之欲,鮮花佐菜、干花泡茶,仙草鮮食……此外,由于石斛花具有秉性剛強、祥和可親的氣質,有許多國家把它作為 “父親節之花”呢!
“九仙鐵皮石斛” 養雞大戶的完美褪變
說到蓮花鎮的鐵皮石斛,不能不提“九仙鐵皮石斛”的許建茹。許建茹家有20多年養雞史,是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早在2006年,在鎮里領導的倡議下,她就一邊養雞一邊開始2畝地的鐵皮石斛的試種。一開始,對于鎮里安排的農業轉型種植她是一點也不樂意,鐵皮石斛從種植到收成要2年的周期,她怎么算都不及養雞經濟效益可觀。到了2008年底,她把那2畝產的鐵皮石斛磨成粉給家人和親戚服用,驚喜地發現家里90多歲高齡的爺爺多年的便秘竟然得到了改善;而弟弟胃病也在服用調養后有好轉跡象。同時,一些“識貨”的當地人也開始向她購買鐵皮石斛,一時間貨源竟然供不應求,她這時才意識到“鐵皮石斛”的可貴與市場需求空間。
在相關部門的扶持下,她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五水共治”中,她不僅帶頭拆掉雞棚,還帶動周邊養殖戶全力轉型大規模地種起了鐵皮石斛,圣蘭8號和新圣蘭8號成了基地主打的鮮食品種。從養殖大戶到種植大戶成功轉型后的許建茹發現,經過“五水共治”后的新蓮花已經變得空氣清新,山清水秀,她把目光瞄向了旅游產業。一方面,她加大與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農科院的合作,選育栽培新的品種;另一方面,她精心挑選建德旅游景點與她的九仙生物鐵皮石斛基地串成一條旅游精品路線,真正實現了養生、吃、購、游。據她初步計算,她推出的養生、吃、購、游的旅游線路,旅游+餐飲+住宿一年就能創收1500萬元,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旅游市場。走進“九仙鐵皮石斛”基地,你會發現,那里永遠都是人頭攢動,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
如今的蓮花,早已不是人們記憶中的養殖大鎮,小香鐵皮石斛、九仙鐵皮石斛還有幸福生物天怡鐵皮石斛等種植大戶帶動了一批畜禽養殖戶的轉型或就業。開展“五水共治”后,蓮花正由美麗環境朝著美麗經濟邁進,現代農業體驗、田園采摘、山間景致觀光項目、鄉村精品民宿、養生養老產業正在齊頭并進。
“小香鐵皮石斛” 鐵皮石斛中的精品
走進蓮花鎮的林小香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迎面撲鼻而來的就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尋香而至,來到了工作間。剛采摘下來黃綠色的鐵皮石斛花羞答答地呆在篩子里,遠看有幾分像茉莉,近看色彩則更跳躍,花蕊中間點綴著一點紫,給人一種溫暖又清新的感覺。工作人員正把鮮花加工成干花,這樣更易儲藏,夏天泡茶喝,可以消暑去熱,掬一把于鼻間,芬芳依舊。
林小香,這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是第一個把鐵皮石斛引進建德的人。那是1999年,浙江省的鐵皮石斛種植都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鑒,林小香夫妻兩人沒日沒夜地在大棚里研究種植,一次又一次地失敗,連同村的人都笑她們夫妻傻,把時間浪費在一兩年都不會產生經濟效益的事情上。面對這些,林小香夫婦并沒有氣餒,不斷地調整、修改種植方法,也就是憑著這么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和精神,在經歷5次失敗后,于2001年在櫸木樹上種植成功。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教授連呼:“這簡直就是奇跡”,一批又一批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前來學習取經。
林小香從1999年開始種植鐵皮石斛,2007年遇到了高投入、高風險、缺技術等問題,于是她寫信給上級領導,建議“加快建立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風險的保障機制,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以及希望“加快發展中藥藥材的種植和深加工,以此帶動山區農村脫貧致富”。這封基層農民寫來的信,領導看后十分重視,要求作深入調研。
多年來,林小香秉持健康養生的初心,從重組培苗的繁育與篩選,到田間種植與養護,再到產品的開發與銷售無不親力親為。并始終保持原有的野生的形狀,采取有機栽培,以最安全的產品回饋消費者,從而打造了建德鐵皮石斛品牌中的有機精品——小香鐵皮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