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鹿產業托起致富夢

   日期:2017-06-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85    評論:0    
  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有一處郁郁蔥蔥的曠野。盛夏,曠野里的馬鹿養殖場里,正是一年中收割鹿茸的忙碌時節。
 
  6月8日一大早,鹿場老板王秀芝拿起剛割下的鹿茸高興地對記者說:“俺這鹿寶貝就是爭氣,這一次13頭鹿割的鹿茸總產量超過84公斤,價值5萬元呢。”
 
  王秀芝繼續算著賬:3個鹿場、373頭鹿,公鹿236頭,還有223頭鹿陸續割茸,鹿茸的總產值有80萬元。
 
  現在,王秀芝的馬鹿養殖場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擁有八師一四八團養鹿繁殖基地,還有位于石河子將軍山下和五家渠的兩個大型鹿場,有馬鹿近400頭。鹿場主要銷售鹿茸和小鹿,還加工鹿茸片、鹿茸粉等產品。王秀芝注冊了“九千歲”商標,成立了養鹿專業合作社,年利潤100萬元以上。
 
  “割茸的工作主要是在早晨涼爽時、飼喂之前進行。”王秀芝說,“工人們最近每天來得很早,工作也很辛苦。”為幫助團場困難人員脫貧,王秀芝的鹿場吸納貧困職工入社共同創業,還常年雇用12名來自一四八團的貧困戶。
 
  1960年出生的王秀芝,原是一四八團西營棉紡廠的一名職工,曾經擔任過廠里的團支部書記。一次意外的事故,她的右手被機器軋掉,家庭經濟也一度陷入了困境。
 
  后來,在家人的鼓勵和團場的支持下,王秀芝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她回家動員父親把家里的幾十只羊賣了,帶著賣羊的錢去南疆買回了3頭馬鹿。試養一年后,效益很好,她便決定在一四八團九連戈壁荒灘建鹿場。
 
  最初籌來的15萬元很快就花光了。團場聯系八師石河子市殘聯,為她申請了100萬元貼息貸款。創業的過程注定是艱辛的,但王秀芝最終堅持了下來。
 
  7月的高溫天氣,烈日酷暑,干了一天活,王秀芝渾身累得疼痛難忍。一天又一天,她咬緊牙關堅持著。10 天下來,她瘦了6公斤,手上打滿了血泡,手臂脫了幾層皮。就這樣,她硬是苦干50多天,帶人蓋起了兩棟磚混結構的鹿圈。隨后,她與丈夫從南疆又買回12頭馬鹿。接著,團場又給她劃撥了40畝飼草地。
 
  鹿買到了,鹿圈建好了,草料地也有了,剛喘口氣的王秀芝又遇到了難題。一天,王秀芝發現一頭公鹿拉肚子。由于對馬鹿的習性不了解,從當地請來的獸醫治了兩天也不見效。情急之下,她只好從南疆請獸醫,不但給獸醫報銷來回路費,還支付了高昂的治療費,但最終馬鹿還是死了,讓她損失1萬多元。
 
  面對壓力,王秀芝暗下決心:要學會給鹿治病。于是,她到石河子廣播電視大學報名,自費參加了畜牧獸醫管理大專班學習。在家時,她常常拿著書對著馬鹿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觀察、記錄。功夫不負有心人,王秀芝順利地取得了畢業證書,逐漸掌握了一套養殖技能,鹿的一些常見病她都能夠很快診斷,打針、輸液也能自己干。
 
  2010年,王秀芝以提供種鹿入股的方式,在八師一五二團和六師新湖農場與他人合作辦起了養殖分場,還在石河子將軍山下開辦了特色養殖觀光和鹿產品農家樂。養殖規模的擴大和經營品種的增加,使鹿場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年利潤達120萬元。
 
  2013年,王秀芝的丈夫劉永財退休后,王秀芝又說服他投資購買了加工設備,加工出鹿茸片等十幾種鹿產品,產品全部通過質監部門認證,產品的附加值一下提高了近三倍。當年春天,王秀芝在石河子市開設了專賣店,并注冊了“九千歲”鹿產品商標。
 
  一四八團十九連李國珍夫婦是殘疾人,家庭經濟困難,也想養鹿,但缺少資金和技術。得知情況后,王秀芝指導李國珍夫婦建起了80平方米的圈舍,還以每頭優惠4000元的價格為他們提供了10頭成年鹿。僅用兩年時間,李國珍夫婦便從養鹿中獲得了效益,實現了脫貧。
 
  今年,王秀芝計劃在團場10個連隊發展馬鹿養殖,示范帶動一批職工通過馬鹿養殖走上富裕路。“我致富了,離不開黨的扶持,現在我要盡我所能帶領更多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王秀芝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