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機械化與信息化結合 寧夏春小麥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

   日期:2017-06-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28    評論:0    

  在寧夏引黃灌區,寧夏農林科學院小麥團隊正嘗試改變傳統春小麥的種植模式:將條播改為勻播,將傳統的小麥套種玉米改為勻播小麥間種寬幅玉米,同時請北斗導航、無人機病蟲害防控等新技術助力。

  一個個拎出來說,這些技術不算超前,但組合起來則不同凡響。

  農機手在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給振龍富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小麥間種寬幅玉米中耕追肥。

  6月3日中午,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一名農機手正駕駛著“雷沃M304E”拖拉機,在振龍富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小麥間種寬幅玉米地里給玉米中耕追肥。

  塔灣村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小麥團隊的示范基地之一。

  寧夏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寧夏小麥產業體系首席專家魏亦勤告訴記者,條播的春小麥,麥苗成行,擠在一起,長得弱、分蘗少,將麥苗在田間均勻分布的種植,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小麥勻播種植,還可間種寬幅玉米,實現小麥玉米的全程機械化種植,這又是一種全新的種植方式,可解決寧夏春小麥種植“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光熱資源問題。

  看記者似懂非懂,魏亦勤從三個方面上了一堂科普課。

  生產上常見的小麥條播機,每個播幅1.4米寬,麥帶太窄不適合機械化收割。推廣的小麥勻播機,播幅2米,加上小麥與玉米邊行距離,可實現機械化收割。最重要的是小麥“均勻種植”,麥苗匍匐生長,可充分利用水、肥、光資源,分蘗多,苗壯。寧夏小麥團隊借助國家現代農業小麥產業體系平臺,2015年從河北衡水市引進勻播技術,在寧夏多點示范,同等條件下比條播種植平均增產8.35%。耕播一體化種植,省工、省時、省肥,農戶易于接受。

  小麥間種寬幅玉米,核心在“寬幅”兩字上。除了麥帶寬,玉米帶也由過去2行或3行變為4行,實現了小麥玉米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作業。

  小麥耕播一體化種植,將施肥、旋耕、播種、覆土、鎮壓多個工序一次完成,節省了小麥種植的人工和機械成本。示范地小麥玉米種植和田間管理還用上了北斗導航、無人機病蟲害防控等新技術,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寧夏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小麥栽培專家沈強云將記者的目光引向前方,“你看玉米兩邊的小麥,是不是像刀切一樣整齊?這是因為機械化種植時,拖拉機在北斗導航系統的控制下直線行走。麥帶播得越直,間種玉米的田間管理就傷苗越少。這是人工作業絕對達不到的。”

  魏亦勤說,套種玉米是寧夏引黃灌區小麥后茬作物種植的最適宜選擇。但因機械化程度不高,套種的比較效益不高。勻播小麥間種寬幅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一模式正在青銅峽、利通區、永寧、賀蘭多點示范,作物長勢喜人。

  沈強云說,寧夏小麥的未來在于規模化、集約化,一家一戶的單打獨斗沒有出路。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必須走機械化之路。最重要的是,機械化一定要愛上信息化。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