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里,成都市許多小區內,金黃色的枇杷掛滿枝頭,還有前不久紅艷艷的櫻桃,成為小區內一道獨特的風景,果子熟了本是好事,但果樹的管理卻成了難題。有業主攀爬采摘,損壞了果樹和綠地,被其他業主吐槽;也有業主認為,枇杷不摘,爛在樹上太可惜;還有人甚至將果樹圍在自家花園內。對此,各家物業公司可謂是煞費苦心,成都城西有一家物業公司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由物業統一采摘,然后請業主來品嘗。
態度
能否采摘看法不一
天府早報記者走訪成都市內多個小區發現,很多小區綠化帶都種植了枇杷樹、桃樹、石榴樹等各種果樹,一些老式小區居民還在自家門口搭起架子種上了葡萄,小區內的果實被隨意采摘也并不是個別現象。
對于隨意采摘果實的行為,天府早報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居民。有人認為,小區居民有權采摘公共果樹所結的果實,這些果實成熟落地,糟蹋了很可惜,不如讓大家一飽口福;有人認為,摘可以,但不能隨意亂摘甚至損毀綠化,應由物業或業主委員會統一采摘后,再進行二次分配;還有人認為,這些果樹是小區綠化的一部分,屬于觀賞植物,它的果實也作觀賞用,就讓它成熟、落地、枯萎也挺好。
案例1 小區枇杷熟了物業采來分給業主嘗
“經歷了近期的艷陽天,小區的枇杷成熟了,各位鄰居朋友使出了十八般武藝,為的就是把果子帶回家,有爬樹的、有搖樹的,我們的果樹實在承受不起,累彎了腰。為了還小區寧靜,為了我們果樹更加健康成長,園藝叔叔們取下枇杷邀請各位鄰居品嘗。”前不久,家住成都城西某小區的胡女士收到了物業發來的這樣一條信息,想到小區道路旁那黃澄澄的枇杷,胡女士打算去嘗一嘗。
品嘗會的時間是下午2點,天府早報記者和胡女士一同來到小區活動室,剛走近就聽到里面傳來的歡笑聲,來參加活動的業主還不真少,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枇杷一邊聊著家常,一副其樂融融的場景。
天府早報記者在小區走了一圈看到,小區共6棵枇杷樹,分布在中庭和路邊,現在正是枇杷成熟的季節,遠遠望去黃燦燦的,甚是好看。天府早報記者向物業工作人員了解到,枇杷樹是樓盤交付時就已種下的,因為這里日照和養分的條件都非常好,幾年下來,幾棵枇杷樹越長越茂盛,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枇杷園”,一到這個季節,樹上碩果累累,常惹得人直流口水。
“小區當初選種枇杷樹,就是為了達到四季常青、春季掛果的景觀效果,但是后來我們發現,只要枇杷稍微變黃,就有業主來摘,摘的時候要么拉下樹枝搖晃,要么直接爬上樹摘,要么就使出‘無影腳’,甚至折斷樹枝,不僅不安全,樹下的綠化帶也被破壞,有人巡邏進行勸阻,但效果不佳。”該工作人員說,隨著更多的枇杷成熟,他們擔心繼續這樣任由業主胡亂采摘,樹木和環境會被破壞得更嚴重,于是就想到干脆由物業統一來摘,邀請業主一起來品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品嘗會。
運用專業的修剪工具,選擇成熟的果實采摘,6棵果樹共采下數十斤枇杷。工作人員表示,以后有其他的果樹成熟,還會不定期舉辦品嘗會。這種方式不僅讓小區的環境得到了保證,而且也能讓更多的居民品嘗到自己小區里栽種的果實,對鄰里之間的和諧關系也有積極作用。
案例2 私人種植櫻桃樹成熟時已所剩無幾
市民劉女士家住成都高筍塘附近,她所居住的小區有10來年了,是7層樓的低層老小區。綠化帶基本都被一樓的住戶“承包”了,有的住戶在圍院子時索性把樓盤交付時栽種的果樹圍在了自家院子里,起初果樹沒什么收成,居民們也還相處得不錯,后來果樹越長越大,果子越結越多,鄰里矛盾也逐漸凸顯了。
傍晚,居民在小區里散步,走到果樹下,有的家長想給孩子看看果子長什么樣,也不等果子成熟就順手摘一個;有的小年輕覺得稀奇,沒熟的果子也摘來,咬一口就扔掉,也確實可惜果子了。一位散步的大媽表示,小區的枇杷還沒成熟就會被摘光。有些覺得是沒打過農藥的綠色枇杷,摘幾顆嘗嘗鮮,“都說是公共的果樹,無論是誰都可以采摘,不摘爛了也是浪費,長在高處難摘的,還有人用晾衣竿把它捅下來。”
劉女士家住二樓,由于一樓是租住戶,綠化帶就沒有被圍上,前年劉女士請朋友幫忙移植來一棵櫻桃樹,想給孫子種著玩。第一年有七八顆的收成,小孫子覺得挺好玩的,后來一家人還很當回事的栽種它,第二年櫻桃就掛滿了指頭,可是問題來了,還沒等果子成熟,每天下班從樹下經過,總能看到樹下一地的果核。縱然掛出了“溫馨提示”,可等到果子成熟時,樹上已經所剩無幾了。劉女士找到小區物管,其實并不是責備,她說,等果子成熟了,愿意請鄰居們來品嘗,可像這樣浪費,確實很心疼啊。
物管方經理也回復說,小區內栽種的果樹比較多,枇杷、無花果、櫻桃、石榴、葡萄等,有的是公家栽的,有的是私人栽的,物管會加大巡邏力度并貼張勸導通知,畢竟不要因為這些瑣事傷了鄰里感情,還是希望大家和睦相處。
律師支招
可組織活動讓居民參與
“果樹已打農藥勿食,否則后果自負”“強扭的果子不甜”……天府早報記者在走訪中看到,有些小區為了防止居民隨意采摘果實,紛紛懸掛上了警示牌,想讓大家對果實望而卻步。記者就此事向物管了解到,這些牌子基本都是用來嚇唬人的,“放任居民私自摘果子存在很多弊病,自己攀高摘果子存在安全隱患,偷摘青果和折樹枝會影響小區的綠化效果,有些居民還會因為摘果引起鄰里糾紛。物業不可能每天盯著幾棵果樹,只有采取這樣的辦法。”
那小區里的果實到底可不可以摘?該怎么分配才最合理呢?就此,天府早報記者咨詢了青羊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律師認為,按照《物權法》規定,小區里的公共果樹屬于全體業主共同所有,小區居民應享有分享小區果樹果實的權利。不過,果實的分配從法律上講很難做到統一標準,并且以小區人多果實少的現狀來說,物業公司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平均分配,所以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在小區居民沒有異議的前提下,統一采摘后統一出售,將獲得的收益根據物業服務合同關于公共收益部分的約定處理;通過組織小區業主進行趣味采摘,或舉辦品嘗會等活動,讓小區居民參與其中,達到分配的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