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市官方21日介紹,擁有“中國南方藥都”稱號的玉林市,把中醫藥健康產業列為支柱產業優先發展,目前已形成藥材種植、加工、研發、生產、銷售、會展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中國進出口中藥材最大的集散地和中轉站。
5月21日,“文化中國―2017海外華文媒體廣西行”活動走進玉林市,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瑞典、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名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及記者,實地走訪目前中國最大的封閉式中藥材專業市場――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了解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情況。
位于玉林市玉州區的銀豐國際中藥港占地1032畝,項目分期實施建設,總投資36億元人民幣。中藥港一期工程玉林中藥材市場是廣西唯一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目前已有2000多戶藥材經營戶入駐,經營中藥材品種4000多種,輻射全國各地,并出口遠銷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家坡等國家,2016年市場年成交額78億元。
廣西被譽為中國的“天然藥庫”和“中藥材之鄉”,現知中藥材基源品種4064種,排名中國第二。作為廣西中藥材主產區,玉林中藥材久負盛名,是八角、天冬、茴香、沙姜等嶺南特色道地藥材的主產地。玉林藥市聞名全國,以正骨水、云香精為標志的玉林特產中成藥遠銷港澳等地,被稱為“中南片醫藥大集市”。
玉林市官方介紹,2016年,玉林市中藥材種植面積40多萬畝,占廣西的五分之一,中藥材總產量達9.7萬噸,銷售收入10.1億元。目前,每年經玉林集散和中轉的進出口中藥材達70萬噸左右,金額超過300億元,成為國內進出口中藥材最大的集散地和中轉站。
近年來,玉林市把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的八大產業之一,大力推動中醫藥民族醫藥和健康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藥材貿易、醫療、科研和文化傳播等較為完整的中醫藥民族醫藥和健康產業體系。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藥材藥品貿易會和文化交流促進會。
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康臣藥業、康美藥業、和黃制藥、大參林藥業、柳州醫藥、寶瑞坦醫藥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園區致力通過5至10年的建設,逐步形成以中醫藥產業為核心,兼具中醫藥研制、綜合居住、醫療保健、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輻射東盟的國際化健康產業新城,力爭在2020年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玉林產業基礎堅實、中藥文化底蘊深厚,企業決定除投資30億元建設中國―東盟中藥材交易市場外,再投資20億元在產業園建設中藥生產加工園中園。”中國―東盟康美(玉林)中藥產業園項目負責人易鵬飛表示,該公司有十幾個項目基地,玉林項目規模已經排在第二位,是企業的第二大重要市場。
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中國―東盟康美中藥材電子交易所項目已簽約落地,康美中藥城展示中心已建成并開放。該項目將中醫藥與“互聯網+”相結合,致力將康美玉林中藥材(香料)交易中心建設成中國與東盟之間最大的中藥材、香料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進玉林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