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受氣候與條銹病菌變異等影響,山東省小麥條銹病大規模爆發,并自西向東、自南向北迅速擴展,嚴重威脅小麥的質量與產量,小部分病情嚴重的地塊,小麥已經病死,情況不容樂觀。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科學指導下,農田管家積極響應,緊鑼密鼓地展開高效的飛防調度,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之中。
5月12日,農田管家接到來包括重災區菏澤、濟寧等地的訂單,時間緊任務重,農田管家線上運營團隊當即開始協調飛防組織,短短幾個小時調度近百架無人機,在5月13日前后陸續抵達,及時響應、迅速調度,以確保山東條銹病害災區作業按質高效完成。
5月16日,記者到達作業現場之一——成武縣天宮廟鎮韓胡村,大片小麥的條銹病仍然嚴重,幾個農戶站在田邊,向農田管家的專業植保工程師詢問藥劑的使用問題。在與飛手的交談中了解到,此次農田管家調度到山東條銹病害災區的飛手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江蘇、東北、安徽、河南、湖北以及山東本地。
菏澤市的病害災情最為嚴重,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急速完成飛防工作。為保證時刻有人操作無人機,飛手們發揚了農田管家一貫的“可靠可依賴”作風,吃飯也采取輪流制,幾天下來,單架飛機的日作業量突破600畝。
截至5月16日,農田管家已完成菏澤市成武縣的作業面積10萬畝,覆蓋了成武縣的10余個行政村和40多個自然村,惠及一萬多戶村民。同時,在山東整個病害災區,農田管家僅只作業了3天,就已完成小麥條銹病訂單30萬畝,其參與山東條銹病害災區統防統治的規模還在繼續推進中。
強大的調度能力不僅來自于農田管家對資源的不斷積累與深度維護,更來自于飛手對農田管家的信賴和歸屬感,而這,與農田管家平臺的優勢密不可分:一方面,每個作業現場都有農田管家的場控人員幫助協調現場事宜、統計作業畝數,飛手只需要全心全意操控無人機;另一方面,作業費用從平臺及時提現,不存在拖欠,安全有保障。在平臺提款已經超過6萬元的黑龍江飛防組織負責人遲萌表示:“農田管家的模式我很喜歡,平臺也很不錯,在這里作業讓人感覺很放心,我相信農田管家一定會越來越壯大,發展得越來越好!”
農田管家作為一家年輕的企業,緣何在此次山東省小麥條銹病的統防統治工作中表現突出,記者針對此情況向農田管家的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該人士表示,農田因為其特殊性,常常會突然出現大規模病蟲害的統防統治需求,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起責任,也需要高效、可靠、有擔當的隊伍參與其中。農田管家雖然只是一家民營企業,作為專業的互聯網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必須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利用強大的調度能力和專業的飛防能力,在危急的農需時刻,承擔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