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賣菜收入103萬元,除去地膜、菜籽、生物菌肥和勞務開支,凈收入63萬元。”寧縣俊峰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吉俊峰告訴筆者。
2013年,吉俊峰敏銳地捕捉到生態有機蔬菜的市場前景后,便多次到楊凌、山東等地的綠色蔬菜基地觀摩考察,學習生態有機蔬菜的生產、管理技術。2014年,在鎮駐村幫扶工作隊干部和縣瓜菜中心干部的指導下,吉俊峰為他的合作社制定了“黨支部+合作社+示范園+貧困戶”的發展路子。當年,合作社流轉了110畝耕地,嚴格按照生態有機標準化技術規范,以“‘畜—沼—菜’+農家肥+生物菌肥”的模式,種植了辣椒、大蔥、洋芋等生態有機高原蔬菜,建起了“寧縣生態有機高原蔬菜觀光自摘示范園”。蔬菜生長期間,吉俊峰每天堅守在示范園里,發現病蟲害就及時用手機拍照發在有技術員、有專家的微信群里,尋求技術指導。在他的精心管護下,當年合作社生態有機高原蔬菜的畝均收入達到了3100元。
2016年,合作社的觀光自摘示范園面積達到了580畝,種植的辣椒、西葫蘆等12個品種的有機菜通過微信群、QQ群俏銷于山東等地,也使全村59戶貧困戶靠土地租金、扶貧入股資金分紅和給合作社打工脫貧出列,更帶動村里的110戶農戶種植有機菜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