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印發《四川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面推動四川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快速發展。根據《實施方案》,四川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國際合作等各領域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產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傳承中醫藥核心理念 助推中醫藥技術與產品創新
根據《實施方案》,四川中醫藥發展將堅持特色優勢,堅定發展方向。傳承中醫藥核心理念,堅持中醫藥特色理論和技術方法,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和支撐體系,保持中醫藥特色并發揮優勢。
堅持創新突破,拓展發展領域。積極將中醫原創思維、中藥資源優勢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助推中醫藥技術與產品創新,提升中醫藥事業與產業發展速度、規模與質量。
堅持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在特色基本醫療制度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完善政策和機制,發揮市場在中醫藥健康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成果。堅持中醫藥發展為了人民,促進區域間中醫藥均衡發展,確保人民群眾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中醫藥服務。
到2020年 四川力爭中藥工業主營收入達1800億元
根據《實施方案》,四川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國際合作等各領域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產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到2020年,四川中藥材種植(養殖)業產值年均增長16%達200億元。中藥工業及健康衍生品生產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4%達1800億元,躍居全國第二。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14%達1000億元。
銷售收入超30億元的企業5戶以上、超10億元的企業15戶以上、超億元的企業50戶以上。擁有50個以上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重點產品和10個10億元以上的拳頭產品。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個以上,積極培育10家以上企業爭創四川名牌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以上。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10%的企業達10戶以上。
各市(州)均設置或明確市級公立中醫醫院(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下同),達到三級標準。建成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40個以上、省級中醫重點專科120個以上。全省每千人口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6人、中醫醫院床位數達0.8張。0—36個月兒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70%。
建設10個以上市、縣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示范區、50個全省示范性中醫藥養生保健星級服務機構。建設3—5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10—15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企業(基地)。建成20個國內領先的中醫藥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推出一批標志性成果。大幅提升四川中醫藥國際影響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和中東歐國家建成5—8個重點中醫藥海外中心。
到2030年,全省中醫藥管理體系健全,中醫藥產業對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增加,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市、縣兩級管理體系健全,領導機制完善;中藥材種植、養殖高度集約化,中醫藥工業智能化高度發展,中醫藥產業產值保持全國領先,成為全省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優勢疾病治療中的主體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中醫藥科技水平顯著提高,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公民中醫健康文化素養大幅度提升,實現中醫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