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懷柔女勞模的虹鱒致富經

   日期:2017-04-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46    評論:0    
  到懷柔郊游,吃虹鱒魚絕對是大多數游客的首選。但卻少有人知道,這生吃和燒烤虹鱒魚的做法,竟出自懷柔大山里的一位農嫂之手。她就是全國勞動模范、懷柔勞模山莊老板常俊英。
 
  說起勞模山莊這個名字,常俊英起初還真有點糾結,“打著勞模的旗號,要是萬一做不好,那可真是沒臉見鄉親們了。”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常俊英在經營上格外用心,事事都一定要做出典范來。如今,在京郊鄉村游人氣極旺的懷柔虹鱒魚一條溝里,常俊英和她的勞模山莊同樣名氣響當當,無論從經營規模還是接待質量,都稱得上是當地民俗接待的“龍頭”。
 
  抓住機遇養虹鱒
 
  “起初就是特別簡單的一個致富夢,想著能靠新機會改變生活,過得更好。”常俊英說的這個“新機會”是冷水養殖虹鱒魚。
 
  1992年,懷柔剛剛興起養殖虹鱒魚。當時的蓮花池村只是個偏遠、閉塞、貧窮的小山村,遠沒有如今的風光。對于養殖虹鱒魚這個新鮮事兒,許多人都在觀望,不敢去嘗試。常俊英卻萌生了養殖的念頭。她說:“政府給咱創造了致富的機遇,自己要不抓住,將來后悔可怨不得別人。”就這樣,常俊英把自己的想法和丈夫說了,沒想到丈夫非常支持并說:“你干吧,有什么困難我幫你。”
 
  養殖虹鱒魚,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要建魚池,首先遇到的就是資金問題。要在3畝地上建起5個魚池,修建一個大面積的停車場,再建一個120平方米的中式房屋,起碼需要幾十萬元。這么多的錢,到哪里去找?常俊英和丈夫都陷入了焦灼,資金是實際問題,一旦投入會有風險,家人也出于擔心進行勸阻。“但是我們認真地分析,國家鼓勵我們農民致富,有這么好的機遇,這一步必須大膽地走出去。于是,我倆就厚著臉皮一家一戶地到親戚朋友家去借。一聽說是要建魚池,還是一個婦道人家,不好好在家操持家務,出什么風頭,真是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飯了。大家都不愿意借錢給我,這些都沒有動搖我的決心,我頂著巨大的壓力,堅定自己的信念,就是要給人們做個樣子帶個頭,用自己的行動證實我們婦女一樣可以干成大事業。”回想起當年創業時的情景,常俊英動情地說。
 
  畢竟借錢不是靠幾句大話狠話就能借得到的。按常俊英自己的話說,當時親戚朋友家的門檻兒都被她踢破了,好話也說盡了,可是收效甚微。就在這時一個老媽媽被她感動了,這個大媽叫張福蓮,是村里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常俊英的,她說:“我看,俊英這孩子有出息,不言不語的,但心里有數,鄉里鄉親的,她能坑了咱們嗎?我堅決支持她。”老人把自己辛苦積攢的全部積蓄600多塊錢全都拿了出來。常俊英接過這筆錢,激動得兩手都在顫抖。漸漸地,很多村民也覺得福蓮大媽的話有道理,大家就你1000元,他500元地開始給常俊英送錢,啟動資金總算湊齊了。
 
  當年下半年,常俊英就建起了自己的虹鱒魚養殖場,購進了5萬尾活蹦亂跳的小魚苗投入魚池,這些小魚苗被她當成眼珠子一樣沒白天沒黑夜地呵護著、培育著。可偏偏天有不測風云,在那段漫長煎熬的日子里,每天都會看到有魚漂上來,常俊英的情緒也隨之波動著,灰心過,喪氣過。然而就在這時,懷柔區婦聯的領導們得知此事,立即派來了經驗豐富的技術員,對死魚進行解剖,幫她查原因、找對策。通過科學技術鑒定、對癥下藥,控制住了死魚現象,將她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點,這對于常俊英來說真是雪中送炭,一下讓她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為幫助我迅速掌握飼養技術,區畜牧水產服務中心不僅讓我定期參加冷水魚養殖培訓班,還專門派技術人員到養殖場進行指導,手把手、面對面教授養殖技術。”常俊英回憶道,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她當年又投資9萬元從蓮花池引來山泉水養魚,不僅提高了養殖質量,魚肉也更加鮮美可口,最終虹鱒魚養殖大獲成功。
 
  開發虹鱒新吃法
 
  如果說,養殖虹鱒魚成功是常俊英創業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那么助推她走向更大成功的原動力,則是顛覆虹鱒魚的傳統吃法——燒烤虹鱒魚。
 
  時間回到1995年。那時的常俊英不知道怎么搞民俗旅游,也不知道什么叫民俗旅游。只知道城里那些有車的人都想利用周末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爬爬山、釣釣魚、吃吃野味、如果有可能再睡睡農家的大火炕。北京周邊的地方基本都一樣,山是現成的、魚是現成的,就連火炕都是現成的。“人家來了,有啥需要咱就給啥。”常俊英也學著別人新蓋了個小院專門接待城里來的客人。可是就是野味不好辦,做來做去都是那幾樣。常俊英發愁了。
 
  說來也巧,就在這一年,常俊英的小院來了一批俄羅斯客人,可是這個距離北京80多公里的小山村實在沒什么好東西招待他們,城里來的人愛吃大豆腐、板栗燉小雞,是因為他們對這些東西有感情,城里不容易見到。人家外國人吃什么呢?就在常俊英犯愁的時候,隨行翻譯卻說不用她張羅。常俊英就更是一頭霧水了。
 
  好在開了一上午會的俄羅斯客人馬上就給出了答案。“開會完了,就看到他們車里面帶著烤箱,那么高的烤箱,夾子呀,調料呀,什么辣椒、孜然呀,這些都比較齊全的,開完會,他們就用這些東西烤魚。而且不光生著爐子烤,他們還將魚洗干凈切片生吃了。”常俊英說。“活了半輩子,還從來沒見過這么吃生魚的,這還不算,他們對虹鱒魚興趣十足,切成片,烤成段,中午吃了,晚上還要接著吃。每人一條魚,然后就烤著吃或者生吃。我們還覺得特別的納悶,怎么這么能吃呀,中午吃完一條魚,下午就開始吃生魚片,還是吃一條魚。”
 
  開店的不怕大肚漢。常俊英什么都缺,惟一不缺的是魚塘里的虹鱒魚,只要能這樣吃,不是省得拉到北京城里求爺爺告奶奶的到處去賣嗎?“他們在我們這兒待了一整天,到了晚上8點多才走,這批客人一共吃了200多公斤魚,消費了4600美元,他們結賬的時候,還覺得特別便宜。”常俊英仿佛撿了一個大便宜似的,算來算去,守在家里就賣了將近4萬塊錢的魚,簡直和做夢一樣。就這樣,常俊英也跟著效仿,成了虹鱒魚一條溝的第一個“烤魚人”。
 
  帶領鄉親共致富
 
  按說,自己成功后應該享享清福,然而常俊英卻沒有忘記村里老少鄉親們。
 
  常俊英告訴筆者:“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依靠黨的好政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事業才走上了正軌、形成了規模,同時我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更重了。我常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感謝黨和政府關懷的最好方法,就是也要當一名挖井人,讓更多口渴的人喝上水。因此,多年來在發展自己事業的同時,我又把精力投入到幫助村民致富上。在養魚成功后,我先后拿出70余萬元扶持14戶村民走上了養殖虹鱒魚共同致富的道路。在向他們提供資金扶持的同時,還無償向他們提供虹鱒魚的養殖技術,幫他們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帶動百姓致富、幫扶困難群眾。這些年,經常俊英幫扶發家致富的姐妹們不下百余人,常俊英為社會和學校捐贈各種公益金累計達到200多萬元,她用實際行動印證著“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夢想。也正因此,成就了常俊英當選了市勞模,又被評為全國勞模,并接受了國家人事部頒發的一等功獎章。成了名人的常俊英并沒有自滿,她把目光放到了民俗旅游上。
 
  2003年7月,在懷柔區婦聯的支持下,常俊英把原來蓮花池虹鱒魚的招牌換成了勞模山莊。名字一換,游客呼啦啦就上來了,當年十一黃金周7天時間,她接待的游客超過了1萬人。懷柔區婦聯主席魯穎彤說:“虹鱒魚一條溝,像常俊英這樣的全國勞模就這一個,所以我覺得這個榮譽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我們認為,怎么能夠把她這個全國勞模和財富聯系到一起,讓她這個全國勞模真正成為一塊金字招牌,來吸引更多的客源。”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勞模山莊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儼然已成為虹鱒魚一條溝的一個金字招牌,但常俊英,卻依然還是那個永遠保持勞模本色的“勞模”……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