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咯咯咯、喔喔喔、嘰嘰嘰……”循著這聲音,筆者走進納雍縣寨樂鎮胡家壩村半節河村民小組的林下生態養雞場,只見郁郁蔥蔥的雜林之中,掩映著一間一百多平方米的藍色瓦房,房子周圍、樹林下是一大群雞,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覓食。
江湖是半節河村民小組的農民,多年前,他和妻子踏上了去浙江務工的路。在浙江,看到城市的發展變化,想到自己家鄉落后的情景,江湖暗自立誓:掙到錢后,找一條適合在家鄉發展的路子。在打工過程中,兩人發現,現代城市居民對生態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老家樹林大,發展生態養雞是一條可走的路。期間,他們一邊幫人一邊學習,掌握了一些養雞知識,準備回家鄉發展。
寨樂鎮胡家壩村距夏蓉、瑞航兩條高速公路的連接線僅6公里,交通便利,山上到處是雜林,樹木蔥郁,雜草叢生,很適合養雞。2016年,江湖夫婦回到了老家,與家人商議,選擇在自家房子周圍的樹林下養雞。“房前房后全是雜林,雜林遮擋了太陽,適合雞生長;這一片地有3畝多,養幾千只雞不成問題。”指著自己建好的雞舍,江湖說。
去年7月初,江湖投資萬余元,購進了第一批雞苗1000多只飼養。
今年春節期間,江湖飼養的雞開始銷售到周邊集市以及畢節、大方、納雍縣城等地。江湖告訴筆者:“在空氣清新的林地里,雞的活動空間大,除了吃玉米外,還可以吃草、樹葉、蟲子等,這種方法飼養的雞與眾不同,口感較好,深受消費者歡迎。”
今年,江湖購買一臺孵化機,自己孵化雞苗。“自己孵化雞苗,不用到外地購買,成活率96%。”江湖說。目前,已用孵化機孵化出1000多只小雞飼養。
為提高養雞技術,江湖還通過網絡、“農家書屋”不斷學習養殖技術。
談到未來的發展,江湖信心滿滿,他準備將規模進一步擴大,增加雞的品種,并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雞苗和代為銷售,帶動周邊的群眾一起養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