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對布朗李樹進行壓枝
近日,六盤水216開放式扶貧試驗區鐘山戰區保華鎮雙橋社區的近千畝布朗李樹競相開放,迎來了掛果期,這讓李樹種植人楊開文樂開了花,更讓他堅定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楊開文14歲就離開保華鎮外出打工,2013年,腰纏萬貫的楊開文毅然放棄蒸蒸日上的事業,回到家鄉辦起了公司,種起了果樹。六盤水金地綠緣果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開文說:“看到滿山的荒地荒廢,沒有人耕種,所以打算以一個產業帶動地方發展,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改變當地老百姓傳統種植觀念,推行科學化種植,也給老百姓帶來致富的門路,能夠把石漠化的山綠化。”
經過多次考察,楊開文選擇了種植布朗李作為自己公司的“王牌產品”。種果樹就得有土地,然而,思想沒有轉變過來、窮怕了的村民們都不愿用自己的土地參與種植,都認為種李子不如種玉米更有價值。
楊開文沒有放棄,他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鄉親們。他以每畝土地400元的價格,租了700余畝土地,種起了李子。2016年,楊開文種下的布朗李實現初掛果,第一年楊開文就收益10余萬元。
楊開文種李子樹成功了,村民們看到了成效,不僅紛紛拿出自己土地入股,還希望到楊開文的公司工作,在家門口打工。貧困戶安主軍在公司工作已有3年時間,每個月他不僅可以拿到2000余元的工資,增加了收入,還在工作中學到了技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今年,近千畝李子樹全部開花掛果,預計7月份李子成熟后產量將達到30噸左右。李子成熟的時候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增加村民們的收入,更讓楊開文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