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云集的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路上飛奔的物流車、快遞員;網上絢麗時尚的產品。這些都是電商時代帶給我們的新元素。這個年代,要問誰沒聽說過電子商務,那基本上屬于即將被社會淘汰或者不具備競爭力的人群,就連農業市場電子商務開始翻云覆雨,農業廣闊天地開始受到互聯網的青睞,只能感嘆,電商這只巨大的網威力無窮。
“農夫市集”眼前一亮
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原產地農產品,長沙近期興起“農夫市集”,一群有心做原生態的“新農民”將自己種植的蔬菜等農產品直接拿到城市居民區銷售,當天采收、定點定時供應。利用每個周末時間,走進長沙各個社區,擺攤布點,攤主絕大多數是農業科技公司經營人員。
除了幫助農戶賣產品,“農夫市集”還創新模式,幫農戶進行營銷推廣。同時,互聯網、移動客戶端也幫助這種模式進行推廣。用一個手機就可以查到所需求的農產品信息,甚至不出門,可以直接在網上買到新鮮農產品。
農業電商讓客戶到網上來趕集
老一輩農民管理果園,新一代農民則采用現代手段進行營銷,網絡賣副食、特產等,已經成為了農戶、農業合作社在傳統銷售之外,另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看準了農業市場,回到家鄉創業,近年,網上關于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新聞非常多,他們的優勢在于運用學到的先進理念及互聯網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成功模式帶動村民一起成立農業合作社,注冊品牌商標,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農業電商模式,大膽地經營綠色農副產品,并形成更寬泛的產品鏈。
農村年輕勞力外出務工,農民一度“斷層”狀況讓人擔憂,如今“新農民”以另外一種方式得以延續。記者打開中國惠農網供應信息搜索,輸入“葡萄”關鍵詞,發現不少網店在該網站上賣特產優質葡萄。統計數據顯示,就農業產業網絡營銷,在湖南洞口縣已占到農戶和專業合作社的近1/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農產品營銷將呈現更多更便捷的新模式,銷售渠道將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