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鎮的大棚種植戶許俊英正在忙碌著,每天要往大棚跑幾次,忙著卷簾、通風、調控溫室,摘西紅柿、草莓。棚外還有絲絲寒意,但棚內溫暖如春。西紅柿大棚內掛著一串串迷你西紅柿,有紅色的櫻桃西紅柿、綠色的“賊不偷”、黃色的“金圣女”、黑色的“黑珍珠”西紅柿,五彩斑斕,漂亮極了;草莓棚里一顆顆草莓像紅色的瑪瑙,在綠葉的掩映下長勢十分喜人。“大棚種出來的西紅柿、草莓比市場上的要早上市一到兩個月,價格自然就高,一個棚掙4、5萬沒問題!這就是依靠高科技、發力農業供給側。”鄧莊鎮大棚種植戶許俊英高興的說。
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種植范圍涉及到全鎮25個村,形成了設施農業種植規模化、產業化的新格局。種植戶們利用日光溫室反季節種植綠色農產品,巧打“錯季上市”牌,在滿足了廣大消費者需要的同時,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大大提高了農民們的收入。為進一步提高設施農業的產量,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該鎮加大設施農業技術服務力度,全鎮聘請了10名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設施農業種植戶的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正是借助這個平臺,許俊英的大棚種植也日漸紅火。現在她的大棚全部采用進口的太陽膜覆蓋,利用溫控來殺蟲、殺菌,不使用任何殺蟲劑,做到綠色無污染,還提早了上市時間、減輕了雜草危害,同時還節水、保溫、保墑,保證了蔬產品的質量、產量。在大棚內安裝了補光燈,通過調控大棚的室溫,可使西紅柿、草莓早開花、早結果、早上市。不用化肥,而是施用粉碎的黃豆代替有機肥,既防止了雞糞、豬糞等有機肥帶來的大量有害細菌、抗生素、又提高了櫻桃西紅柿、奶油草莓的含糖量和硬度,增加了香甜口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目前春節過后,正是小西紅柿、草莓的上市季節,果品們紛紛“走南闖北”,經濟效益可想而知。
許俊英并不滿足于此,她利用現有的大棚資源,通過該鎮搭建的旅游平臺,大力發展集采摘、參觀、休閑和娛樂于一體的鄉村游產業。以鄉村游形式吸引廣大游客到大棚來采摘,既可以享受美妙的田園風光,還可以體驗采摘樂趣,采摘價格高出市場價的2倍,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大棚里種出搖錢樹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