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青菜350g,3.2元/包;崇明番茄400g,9.8元/包……“喲,崇明菜嘛,老新鮮咯!”昨天上午,在“盒馬鮮生”大寧音樂廣場店,一包包崇明農產品擺在店門口的顯著位置,不少市民正在選購。這些青菜、蘆筍、胡蘿卜等農產品,是當天清晨剛從崇明菜地里采摘下,帶著露珠運到市區,經過清洗、分揀、裝袋等工序后上攤銷售。
市區居民能享受到新鮮崇明農產品,源于崇明區農委和網絡生鮮超市品牌“盒馬鮮生”新近達成的一項合作:后者與上海崇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農產品基地建立起直采合作關系,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零售平臺,推廣崇明區優質農產品,滿足市區消費者對崇明生態農產品的需求。
根據協議內容,上海崇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近2000畝現代化生態農產品基地將為“盒馬鮮生”直供農產品,主要涉及向化鎮的享農果蔬專業合作社和港沿鎮的上海日鑫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還有三個生態農產品直供基地在洽談中。
“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生態農產品直供基地都有較先進的標準化蔬菜種植設施及嚴苛的生產管理流程,主要向“盒馬鮮生”按季供應根莖類、茄果類、綠葉類共計20多種蔬菜。“根據市民消費習慣,目前蘆筍、雞毛菜、西紅柿、芹菜等大眾菜品銷售量較高,我們也會根據銷售情況調整不同菜品的進貨量,將消費者需求及時反饋到供應鏈源頭,引導農民及時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
崇明區獨有的區位優勢使其成為上海的重要生態屏障,也為發展現代綠色生態農業提供了優越條件,目前已推出黃金瓜、白扁豆、清水蟹、白山羊等優質農產品。根據《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崇明將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綠色優質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和供應基地,到2020年,綠色食品認證率將達到90%。不過,由于交通不便,長期以來崇明農產品在上海市區的市場占有率很低,長途運輸也導致成本上升,偶有一兩家小店售賣,要么新鮮度打折扣,要么價格偏高少人問津。
怎樣把崇明菜以綠色、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式送達市區消費者?這幾年,崇明相關部門想了不少辦法:“生態崇明”農產品專賣店在市區總數已達幾百家;一些合作社負責人組團到市區舉行展銷活動;去年10月,崇明相關單位開始探索農產品深度“觸網”,和一家網站聯手打造“手機菜場”項目,市民點開手機進入相關網站下單,新鮮農副產品就會及時配送上門。
崇明區農委相關負責人說,此番和“盒馬鮮生”合作,是崇明農產品大規模深度“觸網”的體現。“我們堅持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就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安全的綠色農產品。借助互聯網新平臺,可以讓崇明生態農產品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到達消費者手中,有助于提升崇明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也是做大做強崇明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