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武威:致富枸杞別樣紅

   日期:2017-03-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3    評論:0    

  早春時節的古浪大地,春寒料峭,但人們已經開始忙碌。3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古浪縣海子灘鎮,見到安景山,他正在商談承包土地的事。

  今年51歲的安景山,是武威市禾田源農牧有限公司的當家人。他正談的事是打算承包古浪縣良種繁育場的200畝土地,將公司的枸杞種植基地擴大到600畝以上。

  安景山發展枸杞產業,得從賣羊肉說起。1990年從甘肅省糧食學校畢業后,安景山如愿成為一名糧食系統干部。2006年底,老安轉換身份,從“公家人”變成社會人,走上艱難的創業之路。當過糧油公司經理,承包了縣糧食局園林場,從事過農副產品收購,在內蒙古、金昌種過地,雖然前前后后吃了不少苦,但也積累了創業的“第一桶金”。2012年,回到家鄉的安景山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利用園林場已有的設施條件,發展暖棚養殖,開始養牛養羊。一次通過朋友介紹,老安去深圳賣羊肉。原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不想羊肉在深圳大受歡迎,這讓老安喜出望外、信心大增,與深圳一家公司合作,一口氣賣出近2000只羊,純收入超過30萬元。

  深圳之行還有一個重大收獲,就是發現了枸杞等特產的商機。回到古浪后,老安立馬著手,整理園林場土地,開始謀劃種植枸杞。園林場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具有典型的沙漠氣候特征,是適宜枸杞生長的好地方。

  2016年春天,在園林場400畝土地上,一棵棵枸杞苗縱橫排列,長勢良好,安景山的愿望變成了現實。

  枸杞種植是個技術活,來不得半點馬虎。老安經過考察了解,引進品質優良枸杞品種,聘請外地枸杞專家,從栽植、施肥、剪枝、撐桿、加工等環節認真把關。當年秋天,枸杞成熟。公司對庫房及加工車間進行整修,購進烘干機、色選機、殺菌機和水分測定儀等設備,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了“禾田源”注冊商標。安景山對記者說:“枸杞當年就能產果,大約第三年進入盛果期,畝均產干果600斤以上,畝產值在12000元以上,的確是一個增收致富產業。”

  在枸杞基地上,記者碰到村民竇永德。今年54歲的竇永德,家住海子灘鎮民新村,常年在枸杞基地上干活,平均下來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竇永德說,秋天采摘枸杞的時候,公司每天有40多人在忙,有許多出不了遠門的村民,在枸杞基地就近打工賺錢,大家都對安景山稱贊有加。

  除了吸收周邊富裕勞動力就業,安景山與種植大戶魏德才一道,組織全縣200多戶種植戶,發起成立古浪縣枸杞發展協會,統一謀劃全縣枸杞產業發展,為會員提供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服務。安景山說,目前僅協會會員就有枸杞基地30000多畝,全縣枸杞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這是一個市場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的產業。目前,公司與浙江微海匯信息公司建立“互聯網+特產”戰略合作關系,枸杞系列產品和特色牛羊肉等產品已經在網店銷售,與深圳甘源商貿公司簽訂長期銷售合同,在廣州、拉薩、成都等地的銷售渠道也進一步鞏固,為下一步做大做強枸杞為主的富民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周邊群眾發展種殖業的迫切需求,公司要充分發揮場地優勢和經營優勢,幫助種植戶和合作社連通供銷渠道,讓枸杞這一富民產業在古浪大地真正紅起來”。對于公司發展前景,安景山信心十足。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