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中樂土好風光,蜜蜂飛來采花忙,農戶養蜂為哪樁,脫貧致富奔小康。”這幾天來,在鳳岡縣農村采訪,一曲悠揚婉轉的歌聲蕩漾在山間田野,養蜂人自編自唱的一首歌,顯示出農戶對養蜂致富奔小康的喜悅。
春雨瀝瀝下,云霧繞山間。層巒疊翠的竹林樹林、清澈的山泉、盛開的果木花卉、蜿蜒的鄉間道路…… 近日,在鳳岡縣天橋鎮漆坪村,20多桶蜂子剛運到,農戶們忙著認領進購的蜂子。目前,全縣養蜂4000余桶,養蜂戶900余戶惠及3700余人。在鳳岡農村,養蜂人有著一份甜蜜的工作,他們在青翠的深山翠谷中追逐花季,釀造滋味醇正、味道甘甜的蜂蜜,用勤勞的雙手釀出脫貧致富新天地。
作為典型的山區生態農業縣,在越過溫飽線之后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戰略加快小康進程?面對這一課題,鳳岡縣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大力實施社會扶貧、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縣政府對6個貧困村拿出600萬元資金,建設蜜蜂養殖扶貧項目,使全縣養蜂規模迅速擴大,帶動了4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養蜂合作社。近年來,鳳岡縣始終堅持“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的發展思路,并堅持在保持生態中開發,在開放中保護生態這一理念,隨著“營造綠色環境,培育綠色基地,實施綠色加工,打造綠色品牌”的強力推進,大力發展養蜂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天橋鎮河閃渡村柳塘組蜂農劉邦成告訴筆者,“去年我家養了18桶蜂子,割了58斤蜂糖,被貴陽的一位客人以180元一斤全部買走,收入10440元,這是我想都沒有想到的事,養蜂確實是一項很好的產業,不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致富增收快,今年我計劃養30桶以上。”在王寨鎮官塘村水銀組,養蜂大戶王金喜更是喜出望外。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我家養了50多桶蜂子,割了350斤蜂糖,每斤賣150元,收入了52500元;以每桶600元賣給貧困戶飼養,20桶收入12000元,去年僅養蜂一項就收入7萬多元。王金喜告訴筆者說,當地農戶在外邊買蜂子每桶要800元,我每桶少收了他們200元,還義務傳授養蜂技術,目的就是支持和帶動大家養蜂致富。
王寨鎮官塘村水銀組養蜂大戶朱克秀,2014年投入資金15萬元建起面積2000平方米瘋椏頭養蜂場,現養殖規模110余桶,計劃養殖蜜蜂200余桶,利用現代先進的養蜂技術養殖蜜蜂,還專門注冊了“瘋椏頭”商標。瘋椏頭養蜂場聘請管理人員5名,帶動就業人員14人。朱克秀的丈夫王金玉從事養蜂十多年了,為支持全縣養蜂產業發展,他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各鄉鎮,義務為天橋、新建、王寨、土溪等鄉鎮培訓10余場次,受訓群眾達500多人。
退休干部李忠林專門研究養蜂技術,在天橋鎮調研養蜂產業時看到,全鎮森林茂密,花木繁多,山清水秀,山上大多是以黃荊條、棬子樹最多,蜜源十分豐富,沒有農藥侵害,適合發展養蜂產業,主動當起天橋鎮的養蜂技術指導員,不要一份報酬。為做大養蜂產業,天橋鎮成立了天蜜蜂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引入先進設備,對采蜜、檢測、加工、包裝和銷售進行規范化管理,修建一個占地920平方米的養蜂場,流轉土地210畝,種植蕎子、油菜、紫云英等,該養蜂場的建成,將帶動286戶1138人養蜂致富。
“多虧了王縣長幫扶我家,為我家送來4桶蜂子,現在我家有6桶蜂子了,他還專門請來技術人員指導幫忙,改變了我家養蜂的模式,使我家的收入翻了兩番。”河閃渡村大面坡貧困戶王顯忠說。
天橋鎮黨委書記任勝告訴筆者,全鎮目前已經發展蜜蜂1138桶,今年將獲得的上海援黔聯絡組養蜂項目資金200萬元,分別在河閃渡、平頭溪、漆坪三個村實施養蜂產業,打造11個養蜂示范點,分批采購蜂子1400桶,明年,全鎮養蜂將達到2500多桶,真正把養蜂產業做成一項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特色產業。
家住永和鎮的任光文養了80多桶蜂子,他常年在青翠的深山翠谷中追逐花季,是一個典型的“追蜂人”,“今年我家的蜂糖全都賣出去了,獲得了10萬多元的收入,比起以前生活寬裕了許多,日子過得比蜜甜。真的非常感謝黨,感謝政府!”任光文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動情地說。“現在用方形的養蜂木箱,方便飼養蜜蜂、方便采蜜,出蜜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永和鎮的養蜂人佐明揚說。
在王寨鎮官塘村水銀組養蜂大戶朱克秀家采訪,走進養蜂場,小蜜蜂嗡嗡作響,飛進飛出,一片忙碌。“發展養蜂產業,確實讓蜂民們從中嘗到了甜頭。雖然產品不愁銷路,價格穩中有升,但我們一定要做良心產品、賣放心產品,不能賺黑心錢。”話語間,朱克秀從木箱中提出一塊蜂格,看著蜂格上飽滿的蜂蜜,朱克秀的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大產業致富,小產業脫貧。各鄉鎮蜜蜂養殖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宣傳鳳岡縣純天然的蜂蜜,形成品牌優勢,注冊相應的商標。在此基礎上,各級黨委、政府還將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線上的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線下銷售網點的建設,線上線下一同發力,幫助養殖戶做好蜂蜜的銷售工作,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實現養蜂脫貧、養蜂致富、養蜂奔小康。”鳳岡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繼松在調研養蜂產業時如是說。
時下,隨著各鄉鎮養蜂專業合作社的建立,越來越多的農戶看好養蜂產業,四處進購蜂子。據了解,今年年底,全縣養蜂將達到6000桶以上,產值將突破1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