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管理獼猴桃
石屏縣是遠近聞名的“楊梅之鄉”,近年來,又一個水果新品種——獼猴桃在該縣的楊梅山上安家落戶,成了石屏果業的又一亮點,并逐步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時值初冬,記者在石屏縣壩心鎮宣傳干事的帶領下,驅車前往石屏縣卓易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壩心鎮王家沖村委會十字坡頭的獼猴桃示范基地,站在高處往下看,連成片的獼猴桃生產園十分壯觀,一排排整齊的水泥柱樁,一根根四面伸展的綠色藤蔓,如一幅水彩畫,與四周的青山相輝映,管理人員三五成群穿梭其間,忙于除草、施肥……
“這里的自然條件好,獼猴桃生長快,品質好,而且早熟。公司栽種獼猴桃1100畝,已初見成效。”示范基地場長毛官祥說,今年開始掛果,產量雖然不高,但銷售市場看好,產品供不應求。
石屏縣栽種獼猴桃僅兩三年的時間,目前種植規模已達3000余畝。石屏縣獼猴桃為何能發展之迅速?
獼猴桃,又名奇異果。被譽為“果中珍品”“水果之王”“維C之冠”。目前,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前26種水果中,獼猴桃營養最為豐富全面,是當今國際上最時興最暢銷的一種“超級水果”。
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著種植企業的目光。2010年,石屏縣卓易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獼猴桃研究中心,從紅心獼猴桃的原產地四川蒼溪引進種苗到壩心王家沖村委會十字坡試種400畝。然而從引種到管理都是一門技術活,公司為此費盡苦心,他們聘請四川蒼溪獼猴桃研究所專家作為技術指導,同時聘請西南林業學院、云南農業大學資深教授、專家作輔導,共同攻克種植管理技術難題。通過兩年的試種,最終獲得成功。
毛官祥介紹:“當初,從外地引進的種苗,由于長途運輸及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成活率不高,造成成本浪費,后來通過專家的指導,種植管理技術越來越成熟,種苗成活率大幅提高。”為了規范種植,擴大石屏縣紅心獼猴桃知名度,
樹立品牌意識,2012年,卓易公司注冊了“森悅”牌高原有機紅心獼猴桃商標,2013年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今年初通過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
商標注冊、有機食品認證,成了通向廣闊的國內與國際市場的入場券,為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為進一步加快紅心獼猴桃種植產業發展,促進獼猴桃產業化、規范化、集約化發展,今年,公司基地被石屏縣委、縣政府列為推廣紅心獼猴桃種植的種苗培育基地和推廣種植示范基地,縣、鎮出臺相關產業發展扶持、優惠政策,按照“美麗家園·魅力壩心”建設行動計劃,“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創業增收、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積極鼓勵農戶、科技人員、種植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發展、連片種植獼猴桃。
今年4月,石屏縣卓易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有會員140戶,會員共種植紅心獼猴桃2000多畝,紅心獼猴桃合作社可輻射帶動壩心、白浪、王家沖、底莫等村委會發展有機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6000畝,其他鄉鎮2萬畝以上的種植規模。
靈活多樣的措施激發了群眾的種植熱情,推動了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在新河村建成200畝獼猴桃苗木育苗基地,現育苗120萬株,壩心鎮種植的紅心獼猴桃面積已達3000余畝,預計盛果期平均每株掛果20公斤,畝產量可達2噸以上,畝產值可達4萬多元,總產值可達2.4億余元。
“紅心獼猴桃屬早熟品種,比其他品種提前一個多月,7月份開始成熟,采摘期為兩個月,由于成熟期提前,上市早、價格好,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標準果一般售價為每公斤20元左右。”毛官祥告訴記者,從明年開始,獼猴桃進入盛果期,每畝獼猴桃可收獲2噸以上。如果按目前的市場價計算,每畝可實現收入4萬元,種植農戶將會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獼猴桃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帶動了勞務經濟發展,給當地農村閑散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毛官祥介紹,目前,獼猴桃示范基地有固定工30余人,如果到了大忙季節,每天會有100多個臨時工進行修枝、除草、施肥等作業。
記者了解到,石屏縣計劃到2016年全縣優質高原有機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至5萬畝。作為龍頭企業,石屏縣卓易農業有限公司將繼續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推進規模化、品質優質化、交易現代化、深加工建設。將石屏縣打造成為云南省最大的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讓獼猴桃真正成為石屏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