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龍頭山鎮祥順現代農業示范區看到,一排排鋼架覆膜的大棚內,紅彤彤的西紅柿、翠瑩瑩的嫩黃瓜,散發著陣陣清香,一畦畦齊整的青菜長勢喜人……“咱們種植的優質蔬菜銷往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型商場超市,咱們的生態蔬菜走進京津市民的餐桌讓市民吃得放心、安心!”該園區負責人吳瑞國說。
圍場以“京津市場重要時差蔬菜供應基地”為定位,重點抓好陰河流域有機胡蘿卜示范區、有機富硒(富鋅)胡蘿卜實驗區、布澄河流域裸地雙茬菜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新增設施菜1000畝以上,打造4個省級現代設施蔬菜產業園區。去年全年蔬菜種植面積3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6萬畝。
為了叫響無公害蔬菜品牌,圍場在加強管理、擴大規模、提高品質、拓寬銷路上做足了文章。統一制定了蔬菜生產技術標準、農資標準以及蔬菜質量等級標準和加工、包裝、貯藏、保鮮、運輸、標識等標準。同時,加大縣內農產品抽樣檢測力度,抽檢送檢樣品合格率均達到100%。形成了無公害生產的檢測和監控網絡,使圍場蔬菜成了“進軍京津”的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