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拂面的微風中夾雜著春的氣息。高青縣木李鎮雜姓劉村蔬菜大棚內,滿是忙碌的身影。“占地10畝的大棚,光收茼蒿就純掙12萬,這種 快菜 模式我們也要學。”幾位村民的議論吸引了記者注意,他們口中的“快菜”種植戶名叫齊立柱,如今他的致富模式被周邊菜農競相效仿,并紛紛靠種植大棚走上脫貧路。
20年前,家中貧寒的齊立柱高中還沒上完便輟學回家。“我打過工、經過商、干過貨車司機,但都沒有改變家庭的窘境。”齊立柱告訴記者,2009年春,百無聊賴在網上閑逛的他,無意中了解到大棚蔬菜輪茬種植的高效模式,便萌生種植蔬菜大棚的想法,征得家人的同意后,他當即辭掉貨車司機工作,成為一名職業菜農。
“先建了一個3畝地的冬暖式大棚,然后上網查資料、找課件,購買農資,同時邀請縣、鎮蔬菜專家上門指導,沒想到第一年就凈賺3萬元。”齊立柱興奮地告訴記者,當時開貨車年收入也不過一兩萬,臟累不說還有生命危險,相比而言種大棚輕松的多也賺的多。記者看到,如今他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規模已有20畝,蔬菜輪茬種植的“快菜”模式正在周邊菜農中廣泛推廣。“齊立柱是俺村的種菜能手,他腦瓜靈活,見識廣,跟著他走準沒錯!”在齊立柱的帶動幫助下,村民齊立新也建起占地8畝的冬暖式大棚,當年就收入八九萬的他笑得合不攏嘴。
“網絡讓我找到致富的路子,下一步還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學著網上銷售,走電商之路,帶著大家把這本蔬菜生意經念好。”齊立柱信心滿滿地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齊立柱的帶動下,雜姓劉村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700余畝。每年都有外地客商前來訂購,蔬菜銷售到張店、濱州、鄒平等地,填補了冬閑期時令蔬菜市場空當。“快菜”供不應求,也讓與過去齊立柱一樣的貧困戶奔上致富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