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中旬,遂昌縣烏溪江水庫邊的一座山上,羅錫文父子正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
采摘、挑選、封箱、出貨,所有環節都在夕陽落山前有條不紊地畫上句號。“今年龍珠崗蜜橘越來越甜了,糖度已經達到了20.8!”“我覺得這就是大棚種植的成效……”田壟上,父子倆又聊起了橘園。
上世紀80年代,高中畢業的羅錫文懷著滿腔熱情,包下100畝荒山,一鎬一鍬地翻土、挖壟,把希望和橘樹一同植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
美好的愿景并沒有及時給這個勤勞的農民帶來成功的喜悅。2008年,百畝橘子豐收后,羅錫文家卻沒增收——由于橘子在市場里過度飽和,大量橘子嚴重滯銷,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橘子爛在枝頭而無能為力。
一家人的勞動化為泡影,但生活的窘迫并沒有把羅錫文壓垮。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這個執著的農民選擇堅守。

一晃30多年過去,羅錫文家的橘樹一年年變得枝繁葉茂,當年的小羅成了老羅,曾經謀生的橘園,也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老橘樹旁,老羅的兒子羅潭蛟接過剪子,麻利地將橘子剪下,輕輕放進白色的塑料框里。
小羅是從大山里走出的大學生,心懷著憧憬在大城市立足,當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卻聽從內心的召喚,毅然請辭回到大山,當起了一個真正的“農二代”。
如今,這個在外闖蕩多年、有著豐富市場經驗的小伙子,把自家的橘子賣進了長三角地區,而他也成了知名高校“農創客”論壇的座上賓。
這些年來,老羅種橘,小羅賣橘,父子倆逐漸打響了龍珠崗蜜橘的品牌。2015年,針對上海消費市場量身定制的蜜橘禮盒——“夢想橘”一經推出,很快便供不應求,短短一年間,羅錫文一家種橘的收入從10萬元一路漲到了80萬元。
在小羅的記憶中,父親總是雙眉緊鎖,有著想不完的心事。但在橘園里,這個平時不茍言笑的父親總會不由自主地露出甜美的笑容。“我要守著父親的致富夢。”小羅笑著說,二十多年前,這些橘子是生計,而現在,橘園所承載的,更多是情感、是鄉愁、是父子倆永遠也說不完的故事。
寒風中,橘樹舒卷著翠綠的葉子,孕育著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