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鮮果分幾個等級,特級果的單果重量必須達到多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例應如何……這些金桔品質判定標準,今后將有據可依。1月11日,陽朔縣在白沙鎮坪嶺村金桔園的地頭,舉行了《金桔》國家標準發布實施信息發布會。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效指導金桔產業的生產和銷售,也將進一步提高陽朔金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中國金桔產業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A
陽朔金桔年產值逾21億元
陽朔素有“山水甲天下,金桔譽中華”之美譽。因獨特氣候、土壤條件及先進栽培技術,陽朔所產金桔因果形大、品質優、色澤鮮美而享譽中外。
20年來,陽朔縣把發展金桔作為一項重要產業推進,讓農民從土地中收獲了財富,贏得了尊嚴。2016年,陽朔縣金桔種植面積18.8萬畝,年總產量30.1萬噸,預計產值達21.2億元,面積和產量均超全國一半。
同時,陽朔金桔也先后獲得多項榮譽:2001年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2003年通過農業部首批“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6年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5年獲中國首屆果業品牌大會“2015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2016年當選全國果菜產業十佳質量信譽地標品牌……
現在,陽朔已成為全國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效益最好的金桔主產區。經國家商標局批準的“陽朔金桔”已經成為我國金桔產業最重要的品牌。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欣然為陽朔題詞“中國金桔第一縣”。
B
制定“標準”爭取話語權
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
陽朔金桔規模和名氣不斷擴大,之前國內相關技術標準卻一片空白,只有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活動,把握話語權,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2013年5月,陽朔縣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制定《金桔》國家標準,同年年底被批復。
陽朔縣工商質監局局長梁文強介紹,《金桔》國家標準對金桔優良品種選育、優化整形修剪及土肥水管理技術、無公害病蟲防治技術和采后貯運技術標準化等工作都提出要求。對金桔的果形、色澤、大小等分級標準,也進行了詳盡的規定。
其實,在《金桔》國標制定出臺之前,陽朔縣已經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不斷改進金桔種植、生產技術。百里新村是陽朔最重要的金桔產區,種植面積達10萬畝。位于百里新村的陽朔金桔標準化示范區先后實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第五批、第六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陽朔)建設項目也于2016年11月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考核驗收。
按照標準做事,為陽朔當地金桔產業發展和果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如今,該縣種植金桔的古板、芭蕉林村等十多個行政村人均純收入超2萬元。金桔產業已成為陽朔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成為果農增收最重要的渠道。
C
標準引領產業升級
得知《金桔》國家標準發布后,陽朔縣白沙鎮芭蕉林村金桔種植大戶賴玉梅說,果子按照國標要求分等級后再估價,讓她以后賣果時心里有底,再也不是商販說了算。
陽朔縣農業科技部門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總結出來的金桔“三避”(避雨、避寒、避曬)技術在賴玉梅果園得到廣泛的應用,解決了冬季雨水和寒冷導致金桔的產量低、品質差、不耐貯藏等科技難題。從此,果農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適時摘果,獲取最大經濟利潤。
賴玉梅的女兒周上琪去年大學畢業后,回鄉和父母一起打點金桔園生意,并創立了自己的金桔品牌。她選擇了比傳統銷售模式更新潮的方式——電商。
“我們挑出乒乓球大小的特級果,做成禮盒裝。64顆特級果裝一件,大約2.5公斤,定價96元。”周上琪透露,她的微店定位銷售高端精品金桔。運營半個月來,已銷售1000多件。春節將至,預計銷售量還會翻幾番。
陽朔縣委書記谷海洪表示,《金桔》國家標準的發布,將謀劃出一條以“標準引領,品牌帶動,技術支撐”為核心的金桔產業發展道路,進一步推進陽朔金桔的標準化生產,完善和規范陽朔金桔的各環節技術和管理標準,提升陽朔金桔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促進金桔貿易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