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鄂州又迎來了蓮藕采收的旺季。
1月3日上午,記者在杜山鎮三山村三山湖畔看到,幾臺噴槍式挖藕機齊聲轟鳴,又白又壯的蓮藕不斷浮出水面,運藕的小船快速運抵湖岸。
杜山鎮鎮長潘延海高興地說:“柴油機、高壓泵帶一個高壓水槍就能挖藕,現在可以說一個人要頂往年五個人的采收量。”
三山村有種植蓮藕的傳統,面積達12000余畝,種藕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以往,由于挖藕勞動強度大、勞力不足、效率低,導致收獲季節蓮藕采收量不穩定,影響供應和銷售價格。如今,用挖藕機采收,不僅省時省事省開支,而且采收起來不傷藕,賣相好,價格也好。
在現場,從武漢來的袁先生說:“去年這個時候每斤批發價一塊五左右,今年是兩塊五。三山湖的藕,沒有用化肥,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吃著口感好,好賣得很,直接銷往廣州、深圳。”
與以往人工采挖蓮藕相比,機械采收成本至少可降低一半,采收效率卻是人工的五倍多,一個采藕工的日采收量均在500公斤以上;按畝產蓮藕1000公斤計算,每畝可節約工錢1000多元。
據悉,鄂城區已推廣挖藕機械200余臺,成為蓮藕種植戶們的“增收法寶”。
潘延海說,杜山鎮大力發展蓮藕種植,正積極謀劃蓮藕精深加工,做強做優蓮藕產業,把三山湖的蓮藕和深加工產品賣到全國各地。未來隨著鄂州貨運機場建成,還要力爭銷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