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已經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但我國農藥市場整體面臨著一個困局,高端產品缺失、低端產品競爭激烈,很多農藥經營企業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綠色安全類高端農藥產品逐漸成為市場上熱門品種。
長期以來,國內農藥產業的發展依賴于粗放式增長和產能擴張的速度比拼,熱衷于一擁而上搶登、搶產火熱品種,造成吡蟲啉、阿維菌素、草甘膦、乙草胺等主流農藥品種已經呈現嚴重供大于求的狀況,企業多少缺乏針對性的產品規劃。反觀領先的跨國公司在產品布局上各有特色,先正達、拜耳較為均衡,主推作物整體解決方案;巴斯夫的殺菌劑較為突出,當前主打產品有吡唑醚菌酯、氟環唑等;杜邦的殺蟲劑表現搶眼,氯蟲苯甲酰胺是其王牌;陶氏以除草劑為主,主推五氟磺草胺、吡啶類除草劑??坎煌I域的競品差異,國際農化巨頭有效避免了互相之間的過度競爭。
國內企業在盲目擴張的同時,環保治理缺失現象較為突出。有研究對2005~2007年國家環??偩质芾淼霓r藥項目進行統計,平均環保投資約占總投資的4.86%,而國外農藥項目環保投資約占總投資的30%~40%。不過有關情況在新《環保法》出臺后有了顯著變化。2014年兩批草甘膦環保核查刮起整個產業的第一陣“環保旋風”;新《環保法》實施后,各地環保治理逐漸發力,多家農藥企業領受巨額罰單;今年,經歷兩批中央環保督察,農藥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有了顯著提升。對于國內日趨嚴緊的環保要求,農藥企業給予正面響應,集體“補課”,積極推進新型環保農藥項目、引入先進環保技術、自覺接受政策規劃,搬遷實現“出城入園”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拼資源利用效率和環保治理能力、拼可持續發展后勁,將成為面向未來農藥企業需要錘煉的一項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