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子行業發生變革的當前,新《種子法》已經形成征求意見稿,除改善市場競爭環境的訴求外,行業庫存拐點即將顯現。據報道,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表示,《種子法》修訂案已經形成征求意見稿,有望于明年4月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據了解,新種子法修訂主要涉及種質資源保護不力,需要完善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等管理制度;育種科研體制機制不適應現代種業發展要求,亟須構建適應現代種業發展要求的新的育種科研體制機制等八個方面。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國內育種領域普遍缺乏原創技術,不少所謂的新品種都避免不了“克隆”影子,正因為缺乏品種知識產權保護,低價同質化使得經銷商賣不出正品的高價種子。比如今年6月份的先玉335爆出經銷商退貨現象,除了有企業前期向經銷鋪貨激進外,市場中套牌種子的大量存在,也是此次退貨的其中一個因素。
因此,新《種子法》有望凈化行業的不良環境,其保護的力度有望超預期,構成對種業龍頭公司的長期發展利好。
除政策因素外,種子行業的周期性和經過2年多行業去庫存化后,當前兩雜種子的制種面積有望出現向下拐點,是種子行業迎來的最直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