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貧困縣河北淶源百余噸葵花籽滯銷

   日期:2016-1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8    評論:0    

  望著倉庫里小山堆一樣的葵花籽包,河北省淶源縣種糧大戶袁新利的心里充滿了焦急。從9月底收獲以后,他和另11位農戶,在東團堡鄉袁家村承包土地所收得的100余噸葵花籽,到現在一粒都沒有賣出去。

  其實,淶源縣原先是不種向日葵的。

  淶源縣屬于太行山區的一個全山區縣,境內群山起伏,溝谷縱橫。是革命老區、扶貧開發“三合一”重點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河北省環首都扶貧開發示范區重點縣)。素有“涼城”之稱,暑期平均氣溫甚至還低于承德避暑山莊和秦皇島北戴河,是河北省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19個重點縣之一。

  需要兩面看的是,“涼城”在旅游發展上是個特點和長處,但在種植業上卻是個短板。因為無霜期太短,當地的莊稼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而且產量也不是很高,主要種植玉米或馬鈴薯,一畝純收入只有200元左右。

  種植結構調整就這樣一步步被推到了前臺。

  在考察了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向日葵產業后,老袁覺得可以在當地種植。理由是:四子王旗的無霜期比淶源還短,但向日葵發展得卻很好,因為向日葵的生長期非常短,只要三個月,低于玉米四個月的要求;向日葵的效益較好,據測算,向日葵畝產200斤的純收入就可以超過畝產600斤的玉米。

  今年3月,老袁和11位大戶正式與袁家村100余戶農民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共流轉土地2000畝,每畝流轉費為300元。并于今年5月底全部種下了向日葵種子,品種分別為內蒙古的363和3638,均是大粒食用型葵花籽。淶源縣自此第一次長出了向日葵。

  不巧的是,今年7月中旬的一場大風,讓正在開花的向日葵遭了災,雖然事后采取了扶正等補救措施,但品質和產量都受到了影響。平均畝產只有100斤,而通常情況下,這兩個品種平均畝產可以達到300—400斤。

  但更為不利的是,今年的葵花籽收購價卻比去年低了很多。據老袁介紹,目前363的收購價僅為4元/斤,3638的收購價為3元/斤,而去年則分別是6元/斤和4元/斤。而即便是現在的低價格,有意向的收購商卻依然是寥寥無幾。

  內蒙古是我國向日葵的主產區,據當地消息,今年當地遭了旱災,但因為在調整玉米以后絕大多數調整土地都種植了向日葵,最后的葵花籽總產量還是有了一定的增加。但由于食用型葵花籽是個可多可少的農產品,短期內的消費量并不會有很大的增加,所以也導致了當地葵花籽收購價的下降,初步計算,每斤價格比去年降1—1.5元。

  袁新利對記者說:種植結構調整是件好事,為了保證農民利益不受損失,每畝3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已于今年3月給到了農民手里,但如此,自己的經營壓力就更大了!

  袁新利還告訴記者,關于種植結構調整,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包括種植技術、防災減災、市場預判等等。

  眼看著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明年的安排也不能誤了農時。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