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念“羊”經 發“羊”財

   日期:2014-10-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6    評論:0    
  一只羊就是一棵“搖錢樹”,一圈羊就是一個“小銀行”。近年來,我省大力組織實施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以一家一戶小群體,千家萬戶大規模,強勢突破建設牛羊產業大縣。在全國羊存欄總體下降的情況下,我省飼養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全國的位次提升到第5位。基本形成了河西、中部、南部三個肉羊產業集群,養羊成為拉動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支柱產業。
 
  小群體大規模
 
  金秋九月,行走在鄉村山間,錯落有致的畜舍,長勢喜人的紫花苜蓿,膘肥體壯的牛羊,滿臉喜悅的養殖戶,無不彰顯著甘肅發展現代草畜產業給干旱山區帶來的勃勃生機。
 
  眼下正是秋收時節,會寧縣老君鄉沙寨村上川社侯學關心的不是莊稼收成,而是羊肉價格和養殖技術。
 
  2010年,侯學在牛羊產業大縣建設資金的幫助下,建起了肉羊養殖場,經過連續3年的發展,基礎母羊達到100只以上,年出欄400只左右,年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占家庭總收入的90%以上。
 
  侯學說,養羊比打工和種地都要劃算,如今家庭主要收入就靠養殖。
 
  同樣,太平鎮青江驛村上街社的姚憬2011年建場養牛,牛場主要由父子二人經營管理,臨時雇工1人,養殖方式以短期育肥為主,2012年出欄肉牛62頭,純收入20萬元以上,2013年出欄100頭以上,純收入近40萬元。
 
  “戶均十只羊,輕松奔小康”。走進我省另一個肉羊養殖大縣安定區,到處可以看見這樣的宣傳標語。
 
  安定區香泉鎮養殖一條街上,養殖大戶們正忙著收購,青貯玉米秸稈。走進馬英的標準化養殖場,他正忙著青貯玉米秸稈。馬英最早養殖肉羊是從幾只放羊開始起步的,在牛羊產業大縣建設專項資金的扶持下,如今發展到了300多只,年收入10多萬元,已經邁入了小康水平。
 
  在安定區,不僅有像馬英一樣的千千萬萬的農戶養殖肉羊,還有一大批肉羊養殖企業。定西旺盛養殖有限公司由最初的200只母羊起家,發展至今存欄母羊800多只,年出欄肉羊達到2000多只,年銷售收入達到150萬元。
 
  會寧、安定只是我省肉羊養殖大縣的縮影。
 
  近年來,在全國羊存欄總體下降的情況下,我省飼養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在全國的位次提升到第5位。2013年,我省肉羊存欄突破了3100萬只,肉羊產業區域布局基本形成,生產方式由散養向養殖小區加快轉變。全省規模化肉羊養殖場(小區)發展到2000多個,基本形成了河西、中部、南部三個肉羊產業帶和隴東山羊產業帶。
 
  目前,全省肉羊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比重超過15%,同時還為150多萬農牧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不離土,不離鄉,照樣奔小康”、“家有三十只羊,三年一座小樓房”,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真實寫照。肉羊產業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拉動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支柱產業。
 
  資源優勢助推產業優勢
 
  我省位于黃河上游,千差萬別的生態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草畜生態資源,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區,發展草食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甘肅的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看,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省農牧廳副廳長姜良介紹說,從需求看,近年來牛羊產品價格高位運行,需求量越來越大。從供給看,發展中國家牛羊肉及奶類產量正在大幅增加。國內經濟發達省份由于城鎮化步伐加快,養畜數量在逐年減少,另一方面,一些牧區省份由于草原生態環境惡化,已逐步壓縮草場載畜量。我省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區,農區飼草資源豐富,這給肉羊產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在農民眼里,養殖肉羊最大的優勢是遍地的飼草。馬英發展養羊最初的想法是家里的玉米秸稈用不完,于是想到養幾只羊來消化,沒想到如今發展成了一家人致富的產業。
 
  安定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強介紹說,安定區飼草資源十分豐富,現有可利用天然草原、紫花苜蓿、玉米秸稈等200多萬畝,年產飼草170多萬噸,可確保100萬只基礎母羊飼草供給。
 
  目前,全省天然草場面積2.68億畝,居全國第五位。全省人工種草留床面積2200萬畝,飼草產量達到850萬噸。近幾年,隨著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的大面積種植,全省農作物秸稈、糠麩等飼草料資源量達到3500多萬噸。這為發展草食畜牧業提供了豐厚的資源條件。
 
  眼下,雖然還沒有到玉米收獲的季節,但是養殖地區興起了玉米青貯。農民將玉米秸稈連棒子一起砍倒,裝上三輪車運往附近的養殖場收購點。鄉村公路上,來回穿梭著運輸玉米秸稈的車輛,目前1噸玉米秸稈收購價在300元左右,農民一畝地收入千元以上。
 
  青貯氨化飼料鮮嫩,牛羊不僅喜歡吃,而且育肥快,出欄早,肉質好。目前,我省正在積極探索推廣“秸稈—養畜—有機肥—特色優勢產業”等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模式,全省秸稈飼料年利用量達到1200多萬噸,玉米秸稈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8%,牛羊產業大縣超過60%。
 
  姜良評價說,全省肉羊產業已經由牧區資源約束型走上了農區秸稈資源循環利用的發展路子,促進了農業良性循環,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
 
  發展肉羊產業正當時
 
  目前,我省肉羊存欄由2010年的1800多萬只猛增到現在的3000多萬只,羊出欄全國排位由第7位上升到了第5位。探尋我省肉羊產業快速發展的奧秘,首先是選育引進了一批適合甘肅發展的優良肉羊品種。
 
  “小尾寒羊生產性能就是優越,不僅產的多,而且成活率高,這樣的增收方式比我以前打工強多了。”趙永剛介紹說,自己的羊場剛建的時候只有50只羊,短短幾年時間就發展到了存欄近300只,年出欄100多只。
 
  省畜牧業產業管理局局長王有國介紹說,我省從國外引進的優質肉羊和寒灘母羊雜交后,具有多胎、生長快、體格大、產肉多和適應性強等優點。平均2年產3胎,每胎育成3羔。我省基礎母羊均為寒灘、寒蒙雜交多胎母羊,已經形成良好的基礎群體。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國家畜禽良種工程、畜牧“菜籃子”補貼等項目,肉羊良種繁育體系得到進一步配套完善。尤其是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實施以來,每年改良綿羊450萬只以上。
 
  省農牧廳畜牧處處長豆衛介紹說,近年來,我省在推進肉羊產業發展中,注重構建工作機制,充分激發內生動力,為肉羊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全省各地制訂肉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扶持辦法,引進一批優良品種,創建一批規模養殖示范點,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社會力量,加快了羊產業大縣建設步伐。
 
  發展肉羊產業,資金投入是保障,我省采取多渠道籌措肉羊產業發展資金。今年省級財政整合畜牧業發展資金達到12億元,其中產業發展資金7億元,整合貸款貼息資金5億元,每年調動民間資本20多億元。協調落實“雙聯惠農貸款”、草食畜牧產業發展貸款每年60多億元,今年截至8月底,全省已落實草食畜牧業貸款40多億元。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進一步緩解了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為全省肉羊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我省新一輪《甘肅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2015—2020年)規劃》即將出爐,規劃提出要把甘肅建成國家級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未來將打造河西走廊(2個)、中部、南部共4個1000萬只肉羊產業帶,實行集中連片開發,輻射帶動全省各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