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7時,深圳文錦渡口岸剛開閘就車水馬龍,一輛輛運載活豬、活牛、蔬菜的貨車絡繹不絕。一車來自深圳的鮮切蔬菜經查驗合格后,開啟了首次專供香港鮮切蔬菜加工出口之旅。
“我們能夠取得供港鮮切蔬菜零的突破,得益于檢驗檢疫部門的鼎力相助。”深圳市鵬亞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波感慨。
從零開始破僵局
鮮切蔬菜是指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分級、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鮮、包裝等一系列處理后,再經過低溫運輸進入冷柜銷售的即食或即用果蔬制品。今年9月下旬,鵬亞公司接到香港采購方鮮切蔬菜訂單后,李明波找到了深圳文錦渡檢驗檢疫局。“畢竟是個大訂單,雖說我們的母公司從事鮮切蔬菜生產有15年歷史,但從未接觸過香港產品標準,心中還是非常擔憂。”
同時,供港鮮切蔬菜檢驗監管在深圳轄區也是首次,文錦渡局高度重視。該局成立工作小組,將鮮切蔬菜供港作為供港蔬菜檢驗檢疫重點工作。為確保供港鮮切蔬菜品質過關,該局參照HACCP體系,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方案:針對深圳近幾年供港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情況,采取“定期檢測+隨機抽檢”等方式對蔬菜農藥殘留項目加強檢測;從種植、采摘、出口等環節實現嚴格監管,形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嚴格產能核銷,確保供港蔬菜均來自注冊備案種植基地……一系列工作落實后,企業初步建立了較完整的出口鮮切蔬菜質量控制體系。
精準幫扶強內功
“鮮切蔬菜是即食產品,與粗加工供港蔬菜相比,對衛生標準要求更高,原料控制和加工過程控制是影響產品質量的兩大環節,農藥殘留、微生物超標和異物是反映農產品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加工或者運輸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受到微生物污染,會導致消費者食物中毒。企業從業人員的衛生安全意識、實驗室檢測水平是確保質量安全的兩個關鍵點。”文錦渡局多年從事蔬菜監管工作的黃婉莉說。
10月至11月,文錦渡局多次派人趕赴企業,為企業培訓了一批了解國內及香港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鮮切蔬菜生產衛生控制的質量管理人員。同時,邀請深圳局食品檢測中心及業務處室專家,對企業實驗室進行評估,有效提升了企業衛生安全控制意識和水平。“在實驗室建設中,一定要提高微生物和異物的檢測能力,并且要覆蓋全部產品,保證出廠產品全部合格,自檢結果真實有效。”文錦渡局貨檢五科的鐘遇安在授課時強調。
開啟監管新篇章
鮮切蔬菜的質量安全涉及田間生產、加工、儲藏、包裝、運輸、銷售、消費整個過程。因此,產品安全保障需建立全過程監管鏈條。文錦渡局有針對性地對鮮切蔬菜采取“產地農殘監控+企業自檢+敏感項目驗證+日常生產過程監督管理”檢驗監管新模式,對產品實現了溯源管理。
鮮切蔬菜順利安全供港,為供港蔬菜檢驗監管翻開了新篇章,實現了檢驗監管模式由微觀監管向宏觀監管轉變,由檢驗產品是否合格為主的監管模式轉變為監管企業衛生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正常運行為主的監管模式,并實現服務與監管并重要求。
隨著內地與香港的聯系日益緊密,香港人民的“菜籃子”將更豐富多元化,文錦渡局將繼續秉持內強管理,外促發展理念,檢驗檢疫監管與服務與時俱進,保障供港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