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獲悉,在推進鮮食大豆產業發展中,浙江省鮮食大豆品種更新換代加快,結構進一步優化,有力地促進了鮮食大豆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早熟鮮銷品種得到強化。近年來,浙江省選育和引進了一批早熟優質鮮食春大豆品種,如“引豆9701”“滬寧95-1”。這些新品種生育期一般在75天左右,因其熟期短,上市早,種植效益好,很受農民歡迎。目前,這些新品種已成為設施促早栽培的主導品種,播種面積多年位居同類品種前列。
二是優質加工出口品種獲突破。一批豐產性好、粒大莢長、綜合性狀優良、適合加工出口的鮮食春大豆品種選育成功,如“浙農6號”“浙鮮8號”“浙鮮9號”等。這些品種適宜深加工,逐步取代了占據出口市場十余年的品種“臺灣75”。
三是鮮食秋大豆專用品種發展明顯加快。鮮食秋大豆特別是延后栽培因種植效益穩定,近年來發展較快,但在品種選擇上,一直來以“六月半”等地方干籽品種為主。近年來,隨著“衢鮮2號”“衢鮮5號”和“蕭農秋艷”等一批專用品種的相繼育成,這一局面得以徹底改變,同時鮮食秋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農民增收明顯。
據悉,得益于品種結構優化,浙江省鮮食大豆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每年春播鮮食大豆基本保持在70萬畝以上,秋播鮮食大豆大約為30萬畝左右。這對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增加農民收入,豐富蔬菜品類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鮮食大豆已成為我省旱糧產業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