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分鐘,15萬公斤德慶貢柑被搶訂一空!近日,發生在第七屆廣東農博會上的這一幕,展示了肇慶市特色農產品“牽手”互聯網銷售渠道后強大的市場威力。近年來,肇慶市大力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培育本土農村電商平臺,取得了不少成績。
政策出臺扶持農村電商
日前,肇慶市出臺《肇慶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探索實施“互聯網+農村”,這已經不是我市第一次出臺方案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了。如在去年6月,市政府出臺《肇慶市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對電商示范園區、電商平臺、電商應用、服務體系、推廣宣傳與人才培訓等39個電商項目給予政策支持。
“除了從政策層面上大力支持外,政府還集聚社會力量助力農村電商發展。”肇慶市商務局電子商務科副科長梅覺足告訴記者,數年來,肇慶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得到不斷優化,農村電子商務園區建設不斷推進,鼎湖、高要、廣寧等地都已建設了相關園區,而封開、德慶也在籌劃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園區。
“政府還抓住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推進農村工程為契機,加大建設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和配送服務中心。”梅覺足介紹,目前我市已形成“全國電商平臺+區域電商平臺”的網上銷售平臺模式,在電商平臺上建有“肇慶特產館”“高要特產館”和“廣寧特產館”,讓肇慶特產通過京東商城等平臺走向全國市場。
成功培育本土農村電商平臺
梅覺足告訴記者,肇慶市除了借助大型電商平臺發展農村電商外,還積極培育本土農村電商平臺,各縣(市、區)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如廣寧縣。去年8月,肇慶市首個農村淘寶項目落戶廣寧,該縣也成為肇慶市首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現建有廣寧京東館,廣寧淘寶服務站70個,還培育出‘小威當家’本土農村電商平臺。
據記者了解,目前,肇慶市已擁有“供銷菜籃子電子商務服務快線”“小威當家”“印象肇慶土特產網”“鮮生活”“去農場”等多家本地農村電子商務平臺,這些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已取得了成績。如供銷菜籃子電子商務服務快線,自去年3月運營以來,已與市內60多個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基地進行產銷對接,輻射帶動農戶5000多戶,日均配送戶數1500多戶。
借力電商平臺銷售額增近50%
在眾多本土農村電商平臺中,廣寧縣的“小威當家”是其中一個做得較好的平臺。小威當家在2014年11月上線,旨在讓廣寧和周邊區域的農副產品、特色產品走出廣寧,走向全國。
“小威當家有幾個功能,一是智能物管平臺,物管可通過平臺與業主互動,管理小區。另一功能是整合周邊飲食、服裝、電器、美膚等商家資源,給周邊群眾提供服務。并整合本地農副產品資源,對外銷售。”該平臺有關負責人鄭肇輝介紹道,目前平臺進駐商家有160多家。
黎俊笙在今年6月加入了廣寧小威當家農村電商平臺。“我發現進駐平臺的大部分是各行各業規模比較小的商戶,他們想借助這個平臺擴大自己的業務。”黎俊笙告訴記者,進駐該平臺前,他家商店的營業額每月約5萬元,進駐后營業額在6萬元以上,最多時約有9萬元,增長率近50%。
“加入這個平臺后,商店營業額增加了。我還能學習到關于農村電商的許多知識,像如何規范化、制度化地管理員工和公司,通過培訓,我的工作效率都有很大提升。”黎俊笙說,隨著業務發展,他正著手擴展業務,下一步會把廣寧農產品銷售也加入自己的銷售名單中。“我們廣寧有潭布番薯干、竹子等很多特產,這些都是好產品。我們正和農場主、農戶等商量合作事宜,希望能通過農村電商平臺做大市場。”黎俊笙充滿信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