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試種30畝到如今的1.3萬畝,從20多種植戶發(fā)展到268戶,5年來,杜爾伯特連環(huán)湖鎮(zhèn)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將小藥材板藍根發(fā)展成為了農民致富增收的大產業(yè)。
寒冬臘月,在位于白音諾勒村莫古臺屯的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庫房前,社員們正忙著打捆成條的板藍根,來自各地的客商紛紛打量著這些質量上乘的小藥材。“今年板藍根長的好啊,根條直順,一看質量就錯不了,價格又低不了了。”“還真是,幸好年初就把訂單簽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
如今,規(guī)模化種植、產業(yè)化發(fā)展、市場化運營的板藍根產業(yè)不僅成為了農民的致富產業(yè),也打出了品牌和名氣。今年初,除了合作多年的廣州健安堂藥業(yè)、白云山藥業(yè)及云南白藥三家知名藥廠外,四川成都等地的藥企也紛紛慕名而來。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共與4家藥廠簽了回收訂單,訂單總量達到了2000噸,較去年增長了200噸。
去年春季,南崗村的劉剛看著種植板藍根的農民掙了錢,也加入了合作社。但做事謹慎的劉剛深怕賠本,就只種了30來畝。秋收時,30畝板藍根賣了4萬多元,而70畝的玉米只賣了5萬多元。一相比較,劉剛不再“謹慎”了,今年,他將板藍根種植面積擴大到了80畝,剩下的20畝地種了玉米。
正忙著晾曬板藍根的劉剛美滋滋地說:“板藍根可真是個好東西,今年干旱,產量一點兒沒受影響,還有銷售渠道,又是個大大的豐收年。”
5年前,種板藍根還只是白音諾勒村莫古臺屯的專利。如今,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已遍及4個行政村11個自然屯,板藍根在莫古臺“發(fā)芽”,在連環(huán)湖“生根”。
今年,合作社社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3萬畝,較去年增加5000多畝,平均畝產300多斤,以4.9元每斤的價格出售,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左右。
對于供不應求的板藍根,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海雙打算明年繼續(xù)擴建廠房至800平方米,購進藥材挖掘大型機械,擴大種植面積,吸納更多社員,使小藥材發(fā)揮大能量,帶領更多百姓致富奔“錢”途。
寒冬臘月,在位于白音諾勒村莫古臺屯的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庫房前,社員們正忙著打捆成條的板藍根,來自各地的客商紛紛打量著這些質量上乘的小藥材。“今年板藍根長的好啊,根條直順,一看質量就錯不了,價格又低不了了。”“還真是,幸好年初就把訂單簽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
如今,規(guī)模化種植、產業(yè)化發(fā)展、市場化運營的板藍根產業(yè)不僅成為了農民的致富產業(yè),也打出了品牌和名氣。今年初,除了合作多年的廣州健安堂藥業(yè)、白云山藥業(yè)及云南白藥三家知名藥廠外,四川成都等地的藥企也紛紛慕名而來。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共與4家藥廠簽了回收訂單,訂單總量達到了2000噸,較去年增長了200噸。
去年春季,南崗村的劉剛看著種植板藍根的農民掙了錢,也加入了合作社。但做事謹慎的劉剛深怕賠本,就只種了30來畝。秋收時,30畝板藍根賣了4萬多元,而70畝的玉米只賣了5萬多元。一相比較,劉剛不再“謹慎”了,今年,他將板藍根種植面積擴大到了80畝,剩下的20畝地種了玉米。
正忙著晾曬板藍根的劉剛美滋滋地說:“板藍根可真是個好東西,今年干旱,產量一點兒沒受影響,還有銷售渠道,又是個大大的豐收年。”
5年前,種板藍根還只是白音諾勒村莫古臺屯的專利。如今,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已遍及4個行政村11個自然屯,板藍根在莫古臺“發(fā)芽”,在連環(huán)湖“生根”。
今年,合作社社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3萬畝,較去年增加5000多畝,平均畝產300多斤,以4.9元每斤的價格出售,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左右。
對于供不應求的板藍根,眾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海雙打算明年繼續(xù)擴建廠房至800平方米,購進藥材挖掘大型機械,擴大種植面積,吸納更多社員,使小藥材發(fā)揮大能量,帶領更多百姓致富奔“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