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筆者走進方山縣積翠鄉東王村,剛踏進這個遠近聞名的“香蔥村”,一股濃郁的蔥香便撲鼻而來,遠遠望去,那一抹蔥綠猶如律動的音符在寒風的吹拂下奏出生命的樂章。
“這種蔥叫做德國小香蔥,現在種植面積達100畝,這種蔥一年能割6茬,一畝地能產4000公斤,每公斤能賣3.8元。”方山縣鴻運毓泰農林牧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秦談貴向筆者介紹。
據了解,這種特殊的德國小香蔥,與普通的蔥相比,它的香味更濃郁,目前主要銷往德國、美國。而且這種蔥可以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賣。說起種德國小香蔥,秦談貴告訴筆者,這完全取決于一次機緣巧合,在一次省農業廳組織的培訓會上,聽取了右玉縣一戶香蔥企業的經驗介紹后,自己對香蔥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多方走訪考察,開始搞香蔥種植。
看著自己種的香蔥銷路好,是個掙錢的好項目,秦談貴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想帶動村民都來發展這個產業,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于是便建立了方山縣鴻運毓泰農林牧專業合作社,廣泛動員村民一起進來搞香蔥產業。
“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東王村人,我們村的貧困人口比較多,所以我就想把他們也拉進來一起致富。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共有社員47戶,其中貧困人口38戶,直接給貧困戶帶來的收入就是一年1萬元。”秦談貴道出了建了方山縣鴻運毓泰農林牧專業合作社的初衷。
經過不到一年的的種植,現在東王村的香蔥在方山縣名聲鵲起,他們的產品漂洋過海,遠銷德國、美國等地,成為海外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佐料之一。
“我們種蔥比種其他農作物強,玉米、土豆、谷子種起來挺麻煩,不僅每年得種,經濟效益也不好。這個蔥一年種進去可以連續生長五年,再說種蔥要比種玉米、土豆、谷子收入高。”東王村一位村民這樣和筆者說。
“下一步,我們計劃做30個春秋棚,種植黑千本蔥和德國分蔥兩個品種,這個蔥主要是春秋兩季栽,這個季節正好貧困戶收完莊稼沒事干,這個蔥就能生產上市,生長期是70天,封凍以前第一茬就能收。另外,還計劃增加200畝,吸收貧困戶100多戶,在我們村做個點,等明年了把周邊村也吸收進來,共同脫貧致富。”采訪結束時秦談貴談了下一步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