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青蛙王子”創業“三部曲”

   日期:2014-10-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7    評論:0    
  趙易龍,一個從黃土地里走出來的90后農村大學生,他用令人敬佩的勇氣、毅力和智慧,放棄在都市企業當白領的機會,甘心做起鄉村“養蛙郎”,體驗了艱辛與喜悅,演繹出了別樣的精彩青春。
 
  見到趙易龍時他正趴在坑塘邊,邊用手試著溫度邊跟前來參觀學習的村民們介紹,“現在的溫度已經低于15度,差不多從這時候到明年的4月,青蛙將處于冬眠期,生長速度幾乎為零。”這個1991年出生的有志青年,卻已經是總資產上百萬的濟寧龍鑫公司的總經理。年紀輕輕的他是遠近有名的養蛙能手,也是汶上縣大學生創業的佼佼者,他有一個響亮的美名———“青蛙王子”。
 
  瞄準水庫池塘子奏響創業鳴奏曲
 
  一個偶然的機會,趙易龍和同學在楊店鎮游玩,水庫許多閑置的水坑讓趙易龍眼前一亮,仿佛發現金子一般。“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趙易龍告訴筆者他從小喜歡青蛙,那次發現水塘后就激發了自己創業養蛙的念頭。
 
  2012年7月,他經過輾轉的調研、思考,最終決定就在楊店鎮安營扎寨,創建龍鑫企業青蛙馴養基地,從事美國青蛙的養殖。一個水塘,一個水泥池,就是他每天的“兩點一線”。他吃住水塘邊,自己做飯,自己洗衣,終日圍著池塘轉,一個夏天過去,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就這樣安營扎寨,一待就是兩年。
 
  艱苦創業探路子奏響創業進行曲
 
  創業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經驗不懂技術成了趙易龍創業路上最大的對手。由于經營管理不善、缺乏經驗與養殖業固有的風險因素,一開始投入的10萬元很快就打了水漂。他臥在水庫邊的小破平房里,不敢告訴父母,靠揀拾村民扔的爛菜葉吃了整整一個星期,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他說,那是最難最苦的時候。
 
  可是他沒有想過放棄,而是理性分析原因,尋求解決辦法,重整旗鼓,從頭再來。他四處拜訪青蛙養殖專家,去南方多地考察學習,仔細斟酌后決定放棄原來傳統的單一青蛙養殖,變成優質種蛙、蝌蚪、幼蛙、商品蛙、蟾蜍和有機蔬菜等多種類的立體養殖。
 
  立體式的種養結合套種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土地,養好青蛙的同時還有了二次收益。一壟壟的地上被一米多高的網圍著,中間挖溝,兩邊種上各種蔬菜,游累的青蛙鉆進蔬菜叢休息給農作物捉蟲,又因為這些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噴灑任何藥物,也不使用化肥,最終都成了綠色產品。與此同時農作物上的蟲子給青蛙提供了天然食物,還降低了養蛙成本。這些青蛙與綠色蔬菜成熟以后在市場上相當搶手。幾乎不用外出跑銷售,很多客戶都上門搶購。
 
  家門口掙票子奏響創業主題曲
 
  “剛開始看到大學生在村里養青蛙,俺們真不能理解,那么多年學不是白上了嘛,再說了,他二十多歲毛頭小伙能干出什么名堂!”起初村民都只是認為他是一時興起,不會掀起什么大風大浪。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通過立體式種養殖結合,養蛙成本降低了,蔬菜品質提高了,經常見到客戶到基地收購青蛙蔬菜。周邊群眾看在眼里,質疑的目光變成了贊賞。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都在趙易龍的馴養基地干活,笑稱自己都六七十歲的人了還能在家門口賺到錢。
 
  趙易龍創新的種養殖方式也讓習慣于傳統種植養殖的鄉親們開了眼界,長了知識。看到很多村民躍躍欲試,趙易龍把自己的積累的養殖技術毫無保留地全都教給愿意跟他學的村民們,免費為養殖戶提供種苗和技術,而且還按市場價回收村民養殖的青蛙,目前已發展養殖戶近百家,增加農民收入200多萬元。
 
  如今,趙易龍養殖的青蛙已走進全國的各大超市和酒店,市場供不應求。從以前自己跑銷路,到如今客戶上門訂貨應接不暇,“青蛙王子”對未來滿懷憧憬,“除了養好青蛙,我琢磨著在楊店鎮彩山村山底下搞一個集養殖、種植、餐飲、休閑、娛樂一體的生態園,帶領周邊更多的村民致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