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種了10畝甘草,掙了近兩萬元。”11月23日,哈巴河縣庫勒拜鄉村民巴合提爾別克興奮地說。隨著哈巴河縣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像巴合提爾別克這樣的農牧民越來越多。
哈巴河縣屬半干旱大陸性氣候,海拔440米至3248米。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甘草、麻黃、貝母、百里香等兩百多種藥用植物生長。
近年來,哈巴河縣充分依托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和加工,同時積極扶持家庭農場經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帶動當地農牧民走出一條特色種植創收路。
哈巴河縣農業局局長張秀華說,哈巴河縣在利用地理優勢發展中草藥種植和加工的過程中,還注重發揮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
據悉,哈巴河縣2013年引進的新疆興盛泰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在薩爾布拉克鎮加那尕什片區開發建設了8000畝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其中,種植甘草達5000畝。由于市場需求旺盛,該公司今年又新增甘草種植面積1000畝,并試種一枝蒿、柴胡、黃芪、桔梗等阿勒泰地區既有野生中藥材120畝。該種植基地采取規模化、集約化管理模式,大力應用高效節水、病蟲害防治等先進技術,如今畝均效益已達6000元以上。
張秀華說,今年以來,按照“調結構、建基地、興龍頭、打品牌”的發展思路,哈巴河縣全面推進特色產業建設。通過引進大型企業,不僅提高了土地畝均效益,加快了種植結構調整,還改善了別列孜克河流域生態環境,同時帶動了上千人就業,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農牧民增收的互惠共贏。
同時,哈巴河縣以示范引育和政策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力促中草藥種植規模化產業化,已在加依勒瑪鄉拜格托別村種植了500畝黃芪機械種植示范田、50畝黃芪種植育苗田,在切格斯加依勒瑪村進行芍藥的種植。
為引導農戶種植,哈巴河縣財政對種植黃芪的農戶給予每畝420元補貼,對引進種植、收獲機械的農戶,給予購機款30%的補貼。為延伸產業鏈條,哈巴河縣開工建設了建筑總面積1.4萬平方米的中草藥加工園,并配套建設室外工程和附屬工程及甘草生產加工線,項目建成后將年產甘草切片3000噸、條草3000噸、鮮草3000噸,可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
此外,哈巴河縣結合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小漿果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小漿果產業發展,現有成林沙棘5.8萬畝。2010年在哈巴河縣投建的新疆康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計投資1.2億元建設的2萬畝沙棘基地,目前年可采面積6000余畝,進入豐產期后,可實現年產枝條果1萬噸。
新疆康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宗浩介紹,康元生物投資7600萬元新建的康元生物工業園生產線已研發生產出沙棘原汁、濃縮汁、飲料、果油、籽油、沙棘茶、沙棘冰酒等20余種產品,申請注冊了“棘品”品牌商標,產品銷售網絡已在全國鋪開。“我們正積極尋求各方面合作,努力將沙棘產業做大做強。”他說。
哈巴河縣投資73.63萬元在齊巴爾鎮拜喬拉克村建成的大果沙棘健康果園示范基地,已實現種植戶年增收4萬元,發展林下經濟套種的打瓜等矮稈作物,可實現農戶年增收10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