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機往來穿梭。轉眼間,飽滿的稻粒就裝進了編織袋……收獲時節,走在東豐縣的田間地頭,處處可見手握鐮刀彎腰收割的少了,水稻聯合收割機被派上了大用場。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機械化是基礎。出于這一認識,東豐縣抓住國家持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契機,扎實開展先進農機具推廣應用工作,制定了“水稻、玉米全程機械化作業示范發展規劃”。采取典型引路,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等措施,培育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農戶購置“久保田”水稻聯合收割機、大中型拖拉機等先進農業機械。截至目前,14個鄉鎮已擁有大型水稻收割機417臺。全縣水稻播種面積15.1千公頃,實現機械化收割面積達13千公頃,機械化程度達到87%。
黃河鎮鳳陽村的水稻收割機械化程度高,全村水田有180多公頃,現在90%以上都用的是收割機收割。據村領導介紹,用收割機作業,邊收邊裝車,直接運到晾曬場、運到糧食加工點,比過去彎腰曲背的收割,不但省時省力省工錢,還省去了倉儲的麻煩。二龍山鄉六合村吳文斌種了1.3公頃水稻,耕種全程機械化使他嘗到了甜頭,他告訴記者:“以前割稻子起早貪黑,人手不夠還得花高價雇工,現在機收水稻不僅節省了開支,全家人都輕松了很多。和人工收割成本比較,機器收割一畝地省130多塊錢,一年省費用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