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山綠和食用菌拓展市場“不靠天”

   日期:2016-11-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16    評論:0    
  培育新品種“多腿走路”打破單一品種局限
 
  11月中旬的中山依然在30℃的高溫徘徊,這對于向“天”要業績的行業來說有些尷尬,食用菌生產企業就是如此。中山市綠和食用菌有限公司(簡稱綠和公司)雖日銷上百噸金針菇,但在這個溫暖的日子依然有旺季不夠旺的憂慮。總經理賴亞平早已意識到單一品種帶來的局限,通過此前數月的研發,成功培育出草菇、蟹味菇等新品種,并可在明年4月實現批量生產,大規模供應百姓餐桌。賴亞平坦言,通過“多腿走路”,使公司生產減少了對“老天”的依賴,并可拓展市場,日銷300噸的目標有望在三年內實現。
 
  ■“多腿走路”拓展銷售市場
 
  11月16日上午,南區恒美園山仔工業區綠和公司廠區內一派忙碌景象,廠區最里面是一棟即將投入使用的菇類培育標準廠房,單層,2000多平方米,綠和公司明年4月份將在這里批量培育草菇。
 
  通常,進入9月份后,隨著氣溫的下降,金針菇銷售進入旺季,綠和公司日銷金針菇可達100噸。但說起目前金針菇的銷售情況,賴亞平有些感慨:“按理現在正是旺季啊,可珠三角的氣溫這么高,銷量有些不如人意。”不過,沉思一會的賴亞平話鋒一轉:“還好,這在預料之中。明年草菇、蟹味菇上市后,基本不用愁市場。”綠和公司的金針菇主要市場為珠三角及港澳,打邊爐是最常見的食用方法。由于金針菇的銷售既受季節影響,也不能走進所有酒樓餐館,為打破局限性,綠和公司培育出了草菇和蟹味菇,目前處于少量供應階段,日供中山餐桌三四百公斤,明年4月批量培育后,可以利用現有的物流和渠道銷售,開拓銷售市場,預計三年內日銷最高可達300噸。
 
  賴亞平介紹,草菇不是鮮見產品,但多為農民采取傳統培育方式,以稻草、牛糞、雞糞作為培育原料,草菇的生長環境較差,存在安全隱患,而綠和公司以金針菇的菇渣為原料培育,既做到廢料二次利用,還保證了產品的品質,將以絕對的價格優勢拉低整個草菇市場價格,為消費者的菜籃子帶來福音。
 
  一邊研發新品種,一邊拓展省外市場。賴亞平表示,在珠三角市場同比下滑的情況下,綠和公司將目標瞄準了較早入冬的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份,目前已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
 
  ■技術創新讓企業走得更遠
 
  作為華南地區金針菇生產龍頭企業,珠三角市場每3公斤金針菇就有1公斤產自綠和公司,中山市場80%以上的金針菇也源于此。之所以能占據“主場”優勢,取決于綠和公司穩定的培育技術,以高品質的金針菇征服市場。賴亞平認為,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今年上半年,綠和公司研發團隊進行了在音樂環境中培育金針菇的研究,結果表明,音樂無法改變金針菇60天的最佳培育時間,但在音樂的刺激下培育出來的金針菇更有活力,吃起來口感更佳,不過,該方法目前還未在綠和公司正式推廣。金針菇需在濕度較高環境下培育,必須使用有特殊保護裝置的音響才能支撐音樂培育技術。
 
  除了培育技術方面的創新,綠和公司在渠道上也不斷創新。賴亞平表示,綠和公司在三年內的菇類品種將達到五種以上,屆時,將在各大城市開設加盟店,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買到綠和公司的產品。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綠和公司將增設廠房,設計現代休閑農業旅游區,通過生態旅游提升品牌影響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