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羅定市泗綸鎮恒兆蒸籠有限公司的廠區內,工人們正安靜、嫻熟地將根據大小歸類好的竹材進行加工。經過選材、大小分段、去青、片竹、開料、加工邊底、成品、熱處理和包裝后,一個個精巧的蒸籠便從他們靈巧的手中誕生了。

泗綸鎮編制蒸籠的歷史距今已有200多年,以當地生長在溪澗邊的“羅竹”(又名“沙羅竹”)為原材料,材質柔韌、帶有一股清幽的竹香味。
“用羅竹編制的蒸籠蒸出的食物不僅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還透出淡淡的清香味,同時將羅竹中富含的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滲入食材,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恒兆蒸籠有限公司經理黃翠玲說。“有別于其他竹蒸籠用硫磺水浸泡來防霉防蟲,我們公司研發出蒸籠表面碳化處理工藝,更為環保、健康。”黃翠玲說,公司一直將健康、環保、品質作為經營核心理念,突出養生的功效。
據黃翠玲介紹,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泗綸蒸籠”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恒兆蒸籠有限公司打造的“羅竹”牌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2014年,產品通過CQC中國質量體系認證中心ISO9000質量認證。泗淪蒸籠產品銷往港澳地區,并在東南亞、西歐、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深受歡迎。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泗綸蒸籠產業也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出竹香電子蒸籠系列產品,既保留了竹蒸籠原有的清香和營養成分,又突出電子產品的便捷,一經上市便廣受歡迎。目前恒兆蒸籠有限公司更以智能化和遠程控制為研發方向,已經開發出具有變頻功能的電蒸籠。
為了應對行業競爭、實現蒸籠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吸納更多的村民就業和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奔康,恒兆蒸籠有限公司計劃投入8200萬元在羅定(泗綸)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40多畝的現代化新廠房,目前已基本完成綜合辦公樓、加工車間、倉庫和竹制品展示館等建設;同時,在該鎮黃麗村建設近300畝的集竹文化展示、蒸籠制作工藝展示和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羅竹主題公園和5000畝羅竹種植基地,不斷提高生產力和研發、銷售、服務水平。預計新廠房建成投產后,公司實現年加工蒸籠3000萬只(套),產值達1.5億元。
泗綸蒸籠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眾多農戶的脫貧致富。目前,泗綸鎮種植羅竹面積達60000畝以上,從事蒸籠合作社、公司和蒸籠廠19家,相關產業的農戶有8700多戶12000多人,年產值超過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