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寧強縣燕子砭鎮,漫山遍野層林盡染,處處都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天剛蒙蒙亮,該鎮島灣村二組的姚漢才就早早地起來,把頭天挖好的鮮天麻運到了集鎮的農貿市場。沒等上幾分鐘,姚漢才的天麻就被守候在集市的外地客商收購了。“混裝貨,9塊錢一斤,200多斤賣了1900多塊錢。”他邊數錢邊和一個趕集的熟人說,“今年天麻產量好,我種的能挖2噸多吧,毛利潤應該有4萬元左右”。
燕子砭鎮地處嘉陵江河谷地帶,非常適宜發展天麻等中藥材種植。近年來,該鎮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積極引導村民種植天麻等特色中藥材,以產業結構調整促農增收。為把這一主導產業做大做強,該鎮連續幾年無償提供優質菌種4萬余套,積極鼓勵農戶組織成立互助社,壯大規模、提高知名度,申請注冊了燕子砭天麻商標,成立了島灣村天麻專業合作社、梨樹埡村天麻協會,全鎮現有經銷商120余人,營銷大戶30余戶,戶均年收入30萬元以上。2016年,該鎮在15個村種植天麻4970畝,產鮮麻4000余噸,預計總收入可達5000多萬元。天麻產業已形成全鎮“一村一品”整體推進的強勁態勢,成為該鎮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多種天麻能致富”,也成了該鎮1700多戶天麻種植戶的真實寫照。
為促進天麻產業長足發展,該鎮采取“典型帶動、幫扶聯動、技術拉動、服務推動”的工作方針,鼓勵農民大力種植天麻,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土地、水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鎮上組織機關干部與天麻種植大戶掛鉤結對,積極為藥農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圍繞天麻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積極引導開創精包裝、深加工的新路子,發展較大規模的天麻加工戶50余戶,天麻種植技術被推廣到3個省4個縣區16個鄉鎮68個村,帶動農戶12400戶,產品銷往四川、云南、山東、廣州等省市,并部分出口韓國、日本,燕子砭已成為陜南天麻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