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北京昌平區崔村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大辛峰果園,許建利樂呵呵地接待了記者。老許自家的“許建利果園”,現在蘋果生意非常紅火,一斤能賣到10塊錢,一年收入百萬。
可4年之前的他,完全不是這般神氣。“當時日本專家說我的果園‘連作障礙’,只能報廢了。”想起當時的情景,許建利依然一臉郁悶的神情。
然而一年之后,當日本專家再次走進“許建利果園”時,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學術上認為不可能逆轉的在這個小園里發生了。這片曾經被他認定的“忌地”,結出了品質優良的“冰糖心”紅富士蘋果。
是什么讓忌地獲得了重生?
被判“死刑”的土地
2012年,日本果樹專家成田束敏,被邀請來到 “許建利果園”。這個果園當時已經有了近30年的種植歷史,品種以傳統的紅富士為主。
隨著樹齡的增高,果品產量和質量在迅速下滑,很多人建議砍樹,然而許建利還想繼續在原地種蘋果。
“老果園更新改造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砍樹。如果把樹砍了后再種,連續3到5年都會是小老苗,我們果農幾乎沒有收入。另外,如果種植的方式方法不得當,長出來的又將全是長不大的小老苗。”
當時的許建利,進退維谷。成田束敏看過果園后認定這是一塊“忌地”。他表示,這塊園子土壤中的養分已被消耗盡,蘋果品質將不斷下降。想老樹更新、復種很難,再想種蘋果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