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鹿寨縣中渡鎮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收獲季節的情景。目前,柳州市晚稻已進入收割期,隨著稻田里農用收割機的馬達響起,柳州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據了解,今年以來,柳州市按照“146”農業工作思路,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六大農業產業之首的工作來抓,通過早布置、早行動,啟動三個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建設,挖掘糧食產業綜合生產新潛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據市農業部門測算,今年全市糧食種植總面積247.8萬畝,預計總產量86萬多噸,較上年相比增加近1萬噸。
增加糧食總產,單純依靠擴大播種面積的潛力有限。今年全市糧食再次實現增產,科技對提高糧食生產的貢獻更加突出。今年柳江縣為保障糧食增產增收,大力推廣綜合配套生產技術,創辦高產示范區,大力推廣高產優質水稻品種,并認真落實農業支持保護和農機具補貼的激勵政策。今年全縣中晚稻種植比去年增加了0.96萬畝,有效帶動了農民種糧熱情和種糧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依托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建設,提升糧食產業經濟效益,進而增加農民種糧收入,是柳州市今年糧食生產的最大亮點,也是柳州糧食產業的發展新趨勢。鹿寨縣在中渡鎮馬安村通過土地流轉建成的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主要生產紅米稻谷、黑米稻谷和常規稻谷,采用的是“種—養—休閑—餐飲”生態循環技術,實行全程機械化生產,實現生產、收購、加工、品牌創建、銷售一體化。其中,核心區1200畝,拓展區3000畝,輻射區5000畝,已被列為“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創建計劃。
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充分發揮“柳城米糧倉”優勢,穩步推進現代糧食示范區創建工作。通過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農村風貌改造和古民居保護開發、生態休閑及農業觀光旅游、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建設等,延長糧食生產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在項目全面建成后,示范區將成為集現代糧食生產、現代農業觀光旅游、農耕體驗、民俗風情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糧食示范區。
今年柳州市以強科技、重推廣為抓手,以糧食增產增效為目標,開展富硒米、香糯、多色米等特色糧食示范,調整產品結構;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良種良法示范推廣,實現降本增效;實施科技興糧行動,推廣 “水稻+油葵+油菜花”和稻田綜合種養等創新型種植模式,實現了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
據介紹,柳州市將繼續推進優質水稻產業帶建設,即以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為主,融安縣、融水苗族治縣和三江侗族自治縣為輔的優質水稻產業帶,進一步提高種糧效益,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據了解,今年以來,柳州市按照“146”農業工作思路,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六大農業產業之首的工作來抓,通過早布置、早行動,啟動三個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建設,挖掘糧食產業綜合生產新潛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據市農業部門測算,今年全市糧食種植總面積247.8萬畝,預計總產量86萬多噸,較上年相比增加近1萬噸。
增加糧食總產,單純依靠擴大播種面積的潛力有限。今年全市糧食再次實現增產,科技對提高糧食生產的貢獻更加突出。今年柳江縣為保障糧食增產增收,大力推廣綜合配套生產技術,創辦高產示范區,大力推廣高產優質水稻品種,并認真落實農業支持保護和農機具補貼的激勵政策。今年全縣中晚稻種植比去年增加了0.96萬畝,有效帶動了農民種糧熱情和種糧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依托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建設,提升糧食產業經濟效益,進而增加農民種糧收入,是柳州市今年糧食生產的最大亮點,也是柳州糧食產業的發展新趨勢。鹿寨縣在中渡鎮馬安村通過土地流轉建成的現代糧食生產特色示范區,主要生產紅米稻谷、黑米稻谷和常規稻谷,采用的是“種—養—休閑—餐飲”生態循環技術,實行全程機械化生產,實現生產、收購、加工、品牌創建、銷售一體化。其中,核心區1200畝,拓展區3000畝,輻射區5000畝,已被列為“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創建計劃。
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充分發揮“柳城米糧倉”優勢,穩步推進現代糧食示范區創建工作。通過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農村風貌改造和古民居保護開發、生態休閑及農業觀光旅游、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建設等,延長糧食生產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在項目全面建成后,示范區將成為集現代糧食生產、現代農業觀光旅游、農耕體驗、民俗風情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糧食示范區。
今年柳州市以強科技、重推廣為抓手,以糧食增產增效為目標,開展富硒米、香糯、多色米等特色糧食示范,調整產品結構;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良種良法示范推廣,實現降本增效;實施科技興糧行動,推廣 “水稻+油葵+油菜花”和稻田綜合種養等創新型種植模式,實現了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
據介紹,柳州市將繼續推進優質水稻產業帶建設,即以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為主,融安縣、融水苗族治縣和三江侗族自治縣為輔的優質水稻產業帶,進一步提高種糧效益,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